冷冻手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谁能拯救被冰冻的电影市场
TUhjnbcbe - 2021/12/14 19:05:00

「十一*金档」最终以43.87亿票房正式落下帷幕。在两大新主流电影的带领下,这个成绩是否达到了你的预期?不同于往年,略显单薄的排片阵容里,#哪一部更能让你重拾电影行业正在复苏的信心?#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

"

作者|醒醒

当我们回望这一年文娱行业,被肃清的饭圈环境,被整顿的流量纪律,被「耽拒」的IP作品,被洗牌的「娘炮」之风……

图片来源:微博

这一切的肃清和整顿,似乎让一直处在破冰期的影视寒冬再度陷入了僵局。众多手握资本的片方纷纷退出「国庆档」,相比于去年的同期片单,今年国庆档的排片阵容属实也有一些「寒碜」。

截至10月8日零点,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实时总票房合计43.87亿,距离年44.66亿的巅峰仅差一步之遥。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其中,齐头并进的第一梯队依旧大比分领跑,两部主旋律电影打出了浩荡的融冰气势。《长津湖》的票房定格在了32.05亿,合计打破了24项影史纪录,终是不负「救市之作」的名头。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而启动稍晚,宣发稍弱的《我和我的父辈》则在最后时刻依然没能冲破10亿大关,以9.65亿的票房锁定了结局。

第二梯队的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最终票房定格在万,位列票房榜第五位。而另外两部票房突破万大关冲进票房榜前五的影片,分别是改编自童话大王郑渊洁原作的《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以及金牌国产动画老IP《大耳朵图图之霸王龙在行动》。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国庆档仅凭两部新主流作品成功逆袭,甚至差点攀上影史巅峰,属实让身处破冰期的中国电影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这个同时承载着艺术表达与商业卖座的产业,依然需要继续直面考验。

纵观近几年的内容市场,观众的选择范围被无限打开,短视频、短剧的出现对长视频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觑,意味着电影人的创作将经受更严苛的成果验收机制。

如今,新主流电影的一轮小高潮给了许多影人新的启发:想要实现全面的行业「复苏」,内容价值与商业价值必须做到双生共赢。

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把握内容的同时懂得如何「取悦」市场就变得至关重要。

内容与商业梦幻联动,

新主流电影的风暴已经出现

如果要追溯新主流电影的「前世今生」,大概可以从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说起。年,这部首次聚齐华语影坛位实力明星和知名导演的史诗巨制第一次让观众知道,原来真的能有一部电影可以把大半个演艺圈的演员一口气全部邀到。

图片来源:网络

自此,顶配的全明星卡司阵容成为了新主流电影商业价值的最明显标签之一。

当时的内娱,粉丝经济也正处在日益膨胀的发育期,许多人不惜集资包场来守护自己的爱豆在影片中出现的那*金10秒,以至于哪怕这10秒内,一句台词和有意义的表达都没有。

随着建国七十周年、建*一百周年等「献礼大年」接踵而至,影视行业内涌现出的新主流题材作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了进阶。从年初火爆全网的《觉醒年代》,再到国庆档登顶的《长津湖》。不同的是,新主流电影开始摆脱魔改历史的剧情、无意义的流量植入,正式回归故事、回归人物、回归精神。

图片来源:网络

至此,主旋律创作赢得年轻市场的青睐,不再只是一个打着问号的疑问命题。

而完成了这一形态进阶的三位导演,在纯商业电影领域都有过风生水起的成绩。但他们不约而同的那份「尊重内容」的初心,也最终让《长津湖》成功做到了:这个故事是「活」的。

诚然,想要巧妙的把握住历史史实和虚构故事之间的创作尺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津湖》在这一点上蓄势良久,真实历史是个小切口,但想要突破它,就必须回归到人物本身。

正如导演陈凯歌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写道的那样:「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

图片来源:微博

那么,《长津湖》完全摆脱了电影商业运作思维的桎梏吗?其实,1号认为,它更像是让内容和商业以一种互相成就的方式进行和解。

主角之一的易烊千玺,和同样在今年上映的《》中的演员阵容相比,流量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饰演的伍万里,却不是个只凭10秒特写镜头就能完全演绎明白的人物:从兄弟情深到家国大义,易烊千玺可圈可点的完成了从背井离乡之前不谙世事的青涩少年,到残酷战场之上英勇无畏的浴血战士之间的人物转换。

不再只是为了易烊千玺这个名字,而是为了伍万里这个人物走进影院的路人,因此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而觉得值回了票价。

图片来源:网络

商业价值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付出「价」的消费者,感觉到「值」。

当电影工业化水准越来越高,和精良的制作画面、强大的卡司阵容同呼吸共命运的成本和代价也在随之飙升。经得起推敲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思维,从来就不是盲目抓瞎逮着流量的羊毛猛薅。

两者达到极致的平衡,才能基础保证投入产出比,至于是否能够最大化,就必须把目光放眼于市场,交给手持选择权的电影观众。

这不仅是因为当下的大环境,流量生态正面临着新的重组,相对的,观众能够选择的消遣品类也越来越多,不再为流量红利买单的受众市场如今还能够如何取悦,同样值得思考。

观影主力*的进化:把握年轻市场的终极密码是懂得拿捏「情绪解放」

电影市场终究,和相对「快餐」的综艺娱乐市场有很大不同,尽管电影观众与泛娱乐人群高度重合,但着实较难「取悦」。

放眼国内的电影市场,日常除了要和好莱坞大片暗自较劲,还要面对类型片创作的诸多受限,过度商业会遭受一星打击,过度文艺又面临无人问津,票房两极分化的尴尬场面频繁出现。

1号认为,这也许正是近几年来国内的电影市场始终没能和受众达到完美「共情」导致的。

那么首先,急需明确的是,究竟需要和谁共情?

如今,00后逐渐成为观影人群的主力*,而曾经占据这个位置的80、90后开始为人父母,这就间接导致了这类观众在考虑自我精神需求满足的同时,也要开始思考应该给孩子看些什么。

今年的国庆档,属于孩子们的动画电影表现平平。而反观前几年的动画电影市场,往往口碑票房双爆的也是那些更加具有成人化体系的作品。

在1号看来,这并不代表作品本身需要为了迎合成人市场而完全放弃儿童市场,毕竟儿童片和国漫的观看门槛本身起点就并不相同。像《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这样的作品,同样也将当代年轻父母需要面对的诸如「唯成绩论」这样的教育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有些可惜的是,电影中并没有给到超越生活难题的解题思路,只是以模棱两可的叙述方式留给了所有家长一个开放式的思维参考。这就直接导致了诸如此类的动画电影,无法让拥有消费决定权的父母们,做到超越生活的「共情」。继而对孩子、父母来说,这类作品都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鸡肋。简言之就是,看得时候「兴奋」不起来,结束了也没什么可「回味」的。

于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究竟应该如何「共情」?

对于真正热爱电影的人来说,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载体不仅是一段打发时间的消遣,更是一种情绪储备的释放。电影先辈们正是带着这样的创作初衷,于是才有了那么多见者落泪,闻者伤心,道尽了人间喜怒哀乐的经典名场面。

简言之,观影的人之所以能「共情」,是因为他观的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情绪解放」后的自己。

一看到「比博燃」就立刻「蚌埠住了」的00后观影群体不用多说,他们对影视作品所抱有的最大期待值里一定包含「情绪解放」,否则#迪迦奥特曼下架#的那天不会铺天盖地的都是「光没了」。

而对于想得更多、经历的也更多的80、90后来说,观影时高饱满的「情绪解放」就变得更加刚需。

早在《长津湖》上映初期,片中诸如「雷公」这样的角色就在宣推上做过大手笔的渲染,不少人因为这个人物在电影院里哭湿了一整包纸巾。其实笔者认为,「雷公」这个角色真正让观众达到「情绪解放」点的,不仅仅是那段为大家舍小家的英勇就义。如果电影主创仅满足于这一层的情绪渲染,还无法做到「解放」的程度。

图片来源:网络

反而是牺牲前夕,满身鲜血的「雷公」口中断断续续、念念有词哼唱的那首《沂蒙山小调》,诉不尽道不明的遗憾、悲恸、愤慨在这一刻才算是完美击中了所有观众的灵*。

可见,一旦拿捏住「情绪解放」的尺度,那些瞬间能让年轻人「燃」起来的画面,承载的意义自然变得非凡且不可复制。再加上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从娃娃抓起的良好意识,就算观影门槛较高也不耽误年轻父母带上孩子共同接受熏陶。

电影市场的回暖能否一骑绝尘,除了大环境和不可抗力带来的运气成分,受众的主动选择也将成为最直接的诱因。

因此,「年轻化」的营销和宣推等一系列的商业行为,其实只是在锦上添花;「情绪解放」的叙事尺度拿捏,才是收获观众的通关秘钥。这需要每一个创作者充分调动自我的日积月累,倾注于对电影人物、台词、动作、神态等维度更细致的打磨才有可能实现。

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创作理念不仅适用于更依赖情绪渲染的新主流电影,也是所有类型题材电影,想要达到观众审美与商品价值对等,必须要经历的探索。

清朗之下的「破冰救市」,「各凭本事」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无论口碑结论是否整齐划一,斩获国庆档票房冠*的《长津湖》荣登「纪录收割机」,无疑对当下大环境下,电影行业的「破冰救市」有着非凡的意义。

后疫情时代,不断强调精神家园的重建,1号以为,这也是直接催化了艺术人文内容更快速进化的很大原因之一。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随意选择一部电影,只为在电影院花上两小时睡一觉或者啃完两桶卡路里超标的爆米花。我们渴望从光影流转的影像中,探寻未及参与的历史,看见不同厚度的人生,发现生活难题的解法。

这意味着市场对内容品相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渴望新鲜未知,又期待能与之共情。

因此,创作的氛围逐渐变得更加机会平等,一视同仁,凭本事讲故事的好导演、好演员开始散发光芒。很多从前小众,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宝藏也开始浮出水面。

这似乎和正在「清朗之下」的文娱行业,逐渐崛起的新秩序一样,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

流量的清零,首先就在市场内肃清了只有粉丝在无脑尬吹的「糟粕」。

一如再现志愿*英姿的易烊千玺,如今褪去流量光环,一样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可。

同样的,不再唯流量论之后,更多实力派得以把本事放在台面上说话,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将得到比以往更多的机会笔者不得而知。但至少在现在的市场内,还想靠流量高开低走吸血恰饭的,真可以洗洗睡了。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走在流量前端的艺人开始转型,从来只考虑商业变现的制作方也开始学会和内容「较真」。

但「清朗」最终能够渗透到行业的哪一层,如何做到让整个行业焕发新生实则依然道阻且长。

好在更高的艺术形式正朝着国民的审美需求不断进化,好的内容依然会在电影人的智慧与热爱打磨之下,在不脱离商品逻辑、保障行业常规运转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更多惊喜。

此刻再重新回归到标题,到底谁能拯救被「冰冻」的电影市场,你的心中是否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行业内的创作者们,从来就不是孤独的。观众除了是票房消费者,同时也在千万个故事中寻找释放自我的出口。

未来,以艺术为媒,以电影为载体传递更丰富精神价值的同时,与商业价值双生共赢,变得不再那样寸步难行。最终,创作者会和观众达成怎样的「双向奔赴」,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能拯救被冰冻的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