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症状。人们习惯上所称的腹痛是指人体前面肋骨以下,前阴以上软处的疼痛。腹痛一证,包括病症甚多,按现代医学说,如见急性腹痛症状者,常有消化道溃疡、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肝脓疡、胃炎、胃肠痉挛、蛔虫、阑尾炎、机械性肠梗阻、肾或输尿管结石、伤寒病肠穿孔等,妇科则尚有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痛经、盆腔疾患等,至于慢性腹痛则尚有多种疾病。
余谓:腹痛之证,就中医理论言之,有多种辨证之方法。一是从经络言,人身背为阳,腹为阴。腹痛在中脘属太阴;在小腹左右,属厥阴;在脐腹正中属少阴、冲任。二是就性质言,腹部猝痛(急性腹痛)笼统言之,应区别热痛、寒痛、寒热交杂痛、血虚痛等。三是就新久、虚实言,暴痛非热,久痛非寒。虚痛喜按,实痛拒按。虽非绝对可据,只便大体区分。尚有就气血、脏腑而分者。
余临诊则常以上述各说对照合参之。主要以其证象与脉候结合。余之经验:凡腹痛通常多见弦脉。弦脉夹见细小,大多见于猝痛。而见沉伏脉者,则腹痛多夹气滞。诚然,辨别腹痛,主要还应结合症情及面色、舌色、唇色等细辨,然后投治,方可适应。
本文并非综谈所有腹痛之证治。只是点滴叙述见有腹痛症状之几则验案,且多是脐部或下腹部疼痛之病案。
案一
陈某,男,17岁,年8月12日初诊。
脐腹部疼痛如绞,阵作已数日,痛甚,拒按。恶心,呕吐不出,痛止能进饮食,汗多,口干,气促,大便5日未下,舌红,脉弦细。治予滋阴增液,方用:北沙参30g,玄参15g,生地30g,麦冬15g,天花粉15g。2剂。
另:芝麻油90g,缓缓咽服(先服麻油,再进煎药)。
上方服1剂而大便通下,腹痛解,诸症均减,再1剂而痊愈,未再复发。
按
本患者当地曾检诊,初给解痉挛药,无效。乃诊断为肠梗阻,用抗生素及通便剂亦未效而来余处就诊。
余视此患者主症为腹痛,大便秘结。发于夏月盛暑之时,则多属肺气虚燥之故。暑燥既泄肺气,汗多又伤津液。气促,舌红,肺气不足以下降津液不足以润肠。此肺移燥于大肠,与东垣所谓“血中伏火”之通常便秘不同。故非一般硝、*通下所宜,以沙参、麦冬、天花粉、玄参、地*以养肺增液。至于先服麻油者,乃考虑既是肠梗阻,余每喜以真净麻油呷饮缓解,以润通其梗滞,果获捷效。
案二
刘某,女,45岁,年3月24日初诊。
腹痛已久,在左侧为甚,多次阵作,绞痛不已。有时作呕吐,面色不华,小便*褐,苔白脉细弦。
先予调达蠲解(某医院B超诊为肾结石,曾住院治疗,服中药排石汤,未好转),方用: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9g,川芎12,延胡索9g,金钱草18g,炙甘草9g。5剂。
本方服5剂后,腹痛未再作。又自服5剂以期巩固。是否有结石排出,无法了解清楚。
按
此例妇女腹痛,并非妇科疾病。以腹绞痛为主症。《金匮要略》谓:“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患者腹痛已久,前医单纯用排石汤,未能见效。且面色不华,宜从调益气血为主,用当归芍药散,取其补血、健脾、缓急、止痛。并适当加入蠲解排石之品,其症乃解。
案三
宋某,女,38岁,年5月18日初诊。
腹痛见于下腹耻骨部,时时牵及大腿侧,月经前后疼痛明显。日轻夜重,不能久立,带下频仍,*白兼见前阴胀坠牵及肛门,尿频作痛,舌色黯,舌下脉紫,脉涩,宜逐瘀解痛(某妇女保健院检诊为盆腔瘀血综合征)。方用:干姜9g,生蒲*12g,五灵脂12g,当归12g,小茴香3g,延胡索9g,没药3g,赤白芍各9g,川芎12g,肉桂3g7剂。
上方服7剂后,腹痛渐止,又续7剂,以后略予加减而至瘥解。
按
某妇院西医诊为盆腔瘀血综合征,所谓盆腔瘀血综合征是以慢性盆腔疼痛为主,主要因妇科疾病所致,如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等。此外,还可由胃肠道、泌尿道、神经系统和骨科等疾患引起。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一种引起妇女腹部疼痛之常见病。其机制为盆腔静脉慢性瘀血,主症为慢性疼痛、极度疲劳和神经衰弱。其轻而病史短者,较易治愈。重者则用冷冻、激光及手术等处理。
余据脉症,用少腹逐瘀汤者,以本汤为活血止痛、祛瘀温经之佳方。主治少腹瘀血。或有肿块而不痛,或有腹痛而无块,少腹胀满,经血多紫色成块,或一月二三行等瘀阻少腹、冲任失调等症。用之治血瘀少腹,寒凝冲任而见效。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
《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何任》,何任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兰iaoan
明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