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生鲜”“冷链”成为高频词,受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气温走低有利于新冠病*存活的叠加效应,近期,国内多地从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新冠病*。如何强化源头管控,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让冷链食品安全“越冬”,考验着*府部门和民众的智慧。
一天两地通报
冷冻食品外包装检测阳性!
12月17日,国内两地通报,冷冻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检测阳性。
重庆大渡口区
12月16日晚上,重庆大渡口区在常态化排查中发现,重庆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一批次巴西进口冷冻牛肉个别外包装新冠病*核酸检测呈阳性。
江苏无锡
12月16日,无锡市梁溪区聚盛食品商行(梁溪区通沙路88号无锡天鹏食品城内A75、76)一批库存缅甸进口“冻带鱼”(生产批号)在常规检测中发现外包装新冠病*核酸检测呈阳性。市、区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对涉事单位开展全面调查。
智慧监管
让冷链食品不“掉链”
市场监管总局:三级网络协同精准管控
目前,全国正在构建国家、省级、企业三级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
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后,首批接入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
今年6月,浙江在全国率先上线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浙冷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等逾十个省市实施冷链食品追溯。今后重视冷链全流通环节溯源和防控的企业也将获得持续的发展,企业价值逐步凸显。
浙江:“浙冷链”和监管仓提供双保险
在浙江,“浙冷链”和监管仓就像安全锁,为浙江冷链食品安全提供双保险。从具体运转流程看,进口商或货主需至少提前2天在“浙冷链”上预约申报入仓。经“浙冷链”系统统一调度后,按照预约确认时间,提前安排进口冷链食品提柜离港、货柜运输等工作。入货仓卸货并完成采样检测后,消*人员对进口冷链食品内外包装及集装箱内壁等进行预防性全面消*。完成上述步骤,获取“三证一码”后,方可出仓。
杭州:进口冷链食品“批批检”
在杭州,相关冷冻食品交易市场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进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开展“批批检”。在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冷链食品溯源码将随进口冷链食品一同流转,成为直达销售终端的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