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医院医院成立了“医院-泰州四院房颤诊治中心”,并有专家驻泰州四院。近日,泰州日报也采用大篇幅报道了房颤诊治中心相关事例,现我们特将这篇文章,与来自全国各地感兴趣的患者朋友们一起分享。以下是此篇正文部分。
心胸外科微创手术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脑梗塞(中风的一种)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中风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17倍。随着近年科普力度的加大,房颤渐渐为泰州百姓所熟知。
感觉胸闷、气短,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去心内科看一下。不过,医院,这样的人群多了一种选择——先去心胸外科看看。
前不久,医院医院成立了“医院-泰州四院房颤诊治中心”,并有专家驻泰州四院。医院胸外科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经左胸单侧胸腔镜下微创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已为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总治愈率高达90%左右,疗效远超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心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术。
中风了才发现早已患有房颤68岁的何大爷(化姓)突然晕倒,他身体一向挺好的,家人把他送到泰州四院,确诊为脑梗塞。好在“中”的不是要害,经过治疗,他很快就恢复,也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但是进一步检查时发现其中风原因是房颤。
医院驻泰州四院心胸外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鲍春荣跟何大爷讲解房颤的危害:在所有脑梗塞的病人,有20%到30%是房颤引起的。而且,所有患有房颤的病人,其一生中发生脑梗的几率高达30%到40%,这是非常高的比例。而且,已经发生过脑梗塞的房颤患者,再次发生脑梗的几率也是很高的。再发脑梗,有可能导致偏瘫或者昏迷,后果非常严重。
在鲍春荣主任建议下,何大爷接受了胸腔镜下微创房颤消融术,手术持续了约2个小时。一个星期后何大爷平安出院。
鲍春荣主任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有些人直到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才发现患有房颤,因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脑梗塞、心衰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研究表明,房颤患者脑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17倍。
72岁的于阿姨(化姓),患有多年冠心病,8个月前心脏放过支架,还是感觉胸闷、心慌。鲍春荣说,这其实是反复心衰(心脏功能衰竭)的表现。在去年的一年当中,于阿姨在泰州四院心内科住了3次院,生活质量很差。心内科医生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后反复心衰。鲍春荣参与了会诊。于阿姨系持续性房颤,患病久了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而心衰。
尽管身体状态不是太好,病程也比较久,老人仍积极要求微创消融手术治疗。术后,困扰她多年的房颤消失了,原先动辄每分钟次、次的心跳也回归正常。鲍春荣介绍,患病时间超过1年的房颤患者,叫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这样的患者按照以往的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是很差的,尤其是她已经心衰,心功能严重下降,其左心室的射血指数只有40%左右,而正常人的射血指数约为60%。
鲍春荣介绍,房颤的治疗,长期以来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不佳,而以往的外科开刀治疗房颤效果虽好但创伤较大难以推广。医院心胸外科梅举教授总结多年的经验,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经左胸单侧胸腔镜下微创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迄今为止,梅举医生团队已为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总治愈率高达90%左右,疗效远超目前常用的心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术。
手术目的是切断异常电活动鲍春荣介绍,房颤治疗的基础,房颤发生的机制主要是肺静脉、左心房存在异常生物电活动,如果在左心房上面做文章把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异常电活动隔离开,异常电活动被切断,心脏跳动就会回归正常心率。因此,心内科介入治疗也好,心胸外科微创治疗也好,其任务,就是在左心房用射频“烧灼”出隔离线。
目前流行的心内科导管消融、冷冻消融都是从心内膜入手,通过血管把导管放进心脏里面,再用电极射频消融烧灼左心房的心内膜,把左心房的心脏肌肉切断以形成一整条、一整条的“疤痕”,从左心房内部形成隔离线。其最大的不足,就在于连续性、透壁性、完整性不够。“烧灼”太过了,会把左心房烧穿,造成穿孔;“烧灼”不足,心外膜还连着,那透壁(透过心脏肌肉层)就不彻底,隔离线就不连续、不完整。异常电活动还会有一部分从心外膜继续传送,从而导致一部分人房颤复发。
鲍春荣介绍,心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从国外权威杂志的报道来看,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而言,单次射频消融能够转成正常心率的,手术后五年,成功率有70-80%。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手术后五年,大部分70-80%都会复发,只有20-30%还保持正常心率。多次射频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手术后五年,也只有40-50%的人维持正常心率,也就是说,其复发率在一半以上,有效率是比较低的。
从目前国际国内的资料来看,在心内科开展的球囊冷冻消融术,效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未得到完全证实,跟导管射频消融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手术时可以形成环状隔离线,但透壁性还是得不到保证,无法通过相关仪器加以监测,心外膜上存在的异常电活动传送没有办法完全避免。
“梅氏”房颤消融术领跑国际水平胸腔镜下微创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微创手术外科治疗,包括房颤的彻底射频消融以及左心耳切除。
鲍春荣介绍,不开大刀,通过胸腔镜做微创手术。在心脏外面入手,用“钳子”把左心房夹住再施行射频消融,对心肌进行“烧灼”形成隔离线,从心外膜透到心内膜,这样的隔离线是连续、透壁、完整的。鲍春荣形象的说:“只有把左心房‘烧’透了,才算是连续、透壁、完整的,我们操作时,有监测仪器上提供反馈信息以确认透壁效果。”这就是心胸外科微创消融治疗房颤的最大优势。
他说,从手术风险来看,心内科导管射频消融,其工具是电极,在心内膜上“烧灼”出来的是点,再连点成线,因此会有心房穿孔出血而引起心包填塞的风险;而心胸外科微创手术用的是射频消融的“钳子”,夹住左心房,心肌是成条状坏死,因此不存在出血风险。医院的心内科也碰到过心包食管瘘这样的并发症——心房与食管连通了,一旦发生,死亡率是很高的。
同时,心胸外科微创消融术,通过胸腔镜,可以把左心耳完整切除掉,以避免血栓形成的风险,因为房颤病人发生脑梗塞,大部分是左心耳里的血栓引起的。切除左心耳,可以大大提高房颤手术的有效率。还有一部分房颤患者发生脑梗塞跟心外膜上的自主神经节、Marshall??韧带有关系,心内科射频消融接触不到心外膜,而心胸外科胸腔镜微创手术则可以把这些通过消融都破坏掉。
心胸外科微创消融成功率显著是高于心内科导管射频消融的。10多年前,最早的心胸外科微创消融手术,是从胸腔两侧打孔手术。梅举医生发明的手术方法,只要在左侧胸壁打孔,手术效果比以往两侧打孔的还要好,在国际大会上多次作交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往期精彩回顾房颤与脑中风(一)
冠状动脉搭桥术
从阿诺·施瓦辛格的手术意外谈经导管瓣膜置换
心胸外科医生怎样看《舌尖上的中国3》
Switch手术的关键技术
上海交通大医院心胸外科门诊一览表
欢迎新老朋友,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