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经锐眼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
但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能单独分配到吃饭这件事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方便快捷也成了人们对吃饭的要求之一。
在此背景下,速冻食品应运而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试问谁家冰箱里还没有几袋速冻水饺、速冻汤圆,或者速冻馒头啥的?
在餐桌上占据重要一席的速冻食品,在资本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获得资金的高度认可,例如行业龙头三全食品,以及4年上涨12倍的大牛股安井食品等。
展望未来,在规模上千亿的速冻食品大蛋糕面前,谁能抓住市场机遇,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呢?
疫情推动速冻食品大爆发
今年以来,在疫情因素影响下,人们居家做饭的频率陡然提升,但碍于外出采购受限及厨艺水平有限,速冻食品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选。
所谓速冻食品,是指采用新鲜原料制作,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急速冷冻,在-18℃至-20℃的连贯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最常见的就是速冻水饺。
速冻食品最大的优点是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的品质,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但它的营养价值自然也无法与新鲜的鱼、肉等相提并论。
尽管速冻食品在新鲜度上稍有欠缺,但它胜在保存时间长和简单易上手,对于许多厨房小白来说,速冻食品是他们厨艺进阶路上的重要铺垫。
电商渠道数据显示,今年疫情初期,天猫平台上的水饺、馄饨类总销量同比增加近80%,即食火锅类总销量增加约1.5倍,肉制品总销量增加2.6倍,海鲜丸类总销量大幅增加17倍。
但这或许只是开始,目前国内速冻食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参与数量不断增多且增速较快。而疫情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有望推动速冻食品行业持续增长。
回顾发现,国内速冻食品行业规模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4%。预计年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亿元。
速冻食品是工业化的产业,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与消费国,年产量达万吨,人均年消费60千克;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消费国,人均年销量20千克。
目前,国内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仅3千克左右,保守估计至少还有5倍的增长空间。在这个规模上千亿的大蛋糕背后,众多玩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速冻食品概念股崛起
如今,国内的速冻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速冻米面类,第二种是火锅料类,第三种是速冻菜肴类。
就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而言,速冻米面类如水饺、汤圆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火锅料类随着火锅、麻辣烫等在全国范围的推广迎来快速发展,而速冻菜肴类还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的饮食习惯因所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这在速冻食品类公司的区域分布与主营业务上也有体现。
北方地大物博,人们爱吃面食,而河南是闻名全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这里诞生了诸如三全食品(.SZ)、思念食品等速冻食品企业,主要从事水饺、汤圆等速冻面食的生产。
南方水域辽阔,人们喜食海鲜,而福建是国内知名的海鲜主产区之一,潮汕火锅更是在全国各地圈粉无数,这里的速冻食品企业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例如,立足于厦门的安井食品(.SH),以及创建于福州的海欣食品(.SZ)等,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包括鱼丸、虾丸、牛丸等。
虽然南北方的速冻食品各有侧重,但随着国内人口迁移,以及产业加速融合,南北方之间的饮食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聚焦各自领域的速冻食品企业也产生了业务交叉布局。
今年以来,受疫情因素影响,速冻食品销量持续攀升,在各路“吃货大*”的不懈努力下,国内速冻食品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伴随速冻食品的持续热销,速冻食品类上市公司也成了各路资金竞相追捧的“香饽饽”。不管是做速冻面食的,还是做速冻火锅料的,股价基本都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放眼A股市场,涉及速冻食品业务的上市公司不少,但能做到规模化经营的却不多。从当前市值来看,能够一较高下的大概就是三全食品和安井食品了。
三全VS安井,经营情况大比拼
先看股价走势,今年以来,三全食品股价走势出现分化,年初至8月份股价节节攀升,于8月24日达到历史最高价40.38元,区间大涨近2倍。
不过,三全食品股价登顶后便开始回落调整,目前已降至30元以下,最新收盘价报28.58元,与历史最高价相比跌超26%,公司总市值为亿元。
回顾发现,三全食品上轮大涨还是在年大牛市期间,此后便陷入近三年的漫长阴跌,股价在年10月开始反弹,至今累计上涨4.3倍(前复权)。
年内,安井食品股价从最低48元涨至最高.03元,区间累计涨超2.5倍,股价登顶后也开始回落调整,最新收盘价报.55元,即将追平年内最高价,公司总市值报亿元。
把时间拉长看,从年2月份上市以来,安井食品整体保持上升趋势,股价从最低14.63元逐步攀升至历史最高价.03元,4年间累计涨超12倍(前复权),妥妥的大牛股代表。
三全食品当前股价大概是安井食品的1/7,总市值约为1/2,从股价与市值角度来看,安井食品已经超越行业龙头三全食品,整体表现更胜一筹。
再看公司业绩,作为行业龙头,三全食品的过往业绩可谓辉煌。年至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2.6亿元、55.4亿元、59.9亿,营收增速分别为9.93%、5.39%、8.06;
同一时期,三全食品归属净利润分别为万元、1.02亿元、2.2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45%、41.49%、.91%。
进入年,三全食品的业绩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23.61%;归属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大增.39%。
曾靠一颗鱼丸打天下的安井食品,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也不错。年至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4.8亿元、42.6亿元、52.7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6.27%、22.25%、23.66;
同一时期,安井食品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2.7亿元、3.73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1%、33.5%、38.14%。
受疫情因素影响,安井食品年内业绩稳步攀升。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28.39%;归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59.17%。
对比发现,过去三年间,三全食品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增速领先于安井食品,但其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却不及安井食品。
目前,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之间的营收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净利润差距却在同步扩大。由此可见,安井食品比三全食品具备更强的成长性。
销售渠道拉大业绩差距
从财报数据来看,明明是三全食品的营收规模更大,净利润增速更高,为什么其净利润却不及安井食品呢?
主要原因是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的销售渠道不同,这就导致二者的销售费用存在较大差距,从而拉大了净利润水平。
三全食品主要面向零售市场,每年零售市场对总营收贡献90%左右,公司产品主要投放商超渠道,所以需要大量营销推广和进场费,多年来公司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年至年,三全食品营业总成本分别为52.22亿元、54.22亿元、57.76亿元,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14.55亿元、15.83亿元、15.91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8%、29%、28%。
而安井食品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电商、商超和特通(就是非主流通路,即餐饮、商超、批发等传统渠道之外的通路)4种。其中,经销商是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每年经销商对总营收贡献80%左右。
与商超相比,经销商不需要企业支付进场费等销售费用,这就为安井食品节省了一笔很大的开支。
年至年,安井食品营业总成本分别为32.5亿元、39.41亿元、48.3亿元,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4.9亿元、5.7亿元、6.5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5%、14%、13%。
对比发现,过去三年间,三全食品的销售费用率接近30%,排在同行前列,而安井食品的销售费用率差不多是三全食品的一半左右,而且出现逐年递减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三全食品以速冻面食为主,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公司毛利率水平较高。过去三年间,三全食品毛利率分别为33.92%、35.52%、35.17%,居于同行高位。
而安井食品以速冻火锅料为主,主要原材料是鱼糜,成本相对较高,过去三年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6.27%、26.51%、25.76%,不及三全食品。
然而,同一时期,安井食品净利率却比三全食品高出不少,可见安井食品投入产出比更高,公司的赚钱能力更强。
展望未来谁能拔得头筹?
目前来看,安井食品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比三全食品更像速冻食品“一哥”,但暂时的领先不代表赢在最后。
伴随安井食品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公司股东及高管选择了逢高减持,更有甚者出现了违规减持。
锐眼哥统计发现,进入年以来,安井食品发布的减持相关公告多达10份,尤其进入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东及高管开始扎堆减持,累计套现超过10亿元。
12月9日盘后,安井食品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公司高管*建联、*清松因违规减持,被上交所通报批评。今年7月,这两位高管收到厦门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而这并非安井食品年内首次出现高管违规减持的现象。今年2月,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因在年报窗口期内违规卖出公司股票,被厦门证监局约谈。
安井食品赚钱能力不差,但公司高管忙着扎堆减持,甚至违规减持,对外释放出利空信号。目前,安井食品动态市盈率高达90.62倍,估值泡沫越来越大,其中风险不得不防。
不过,安井食品也没忘记投资扩产。11月20日,安井食品公告称,公司拟以6亿元投资建设厦门三厂及总部大楼建设项目。
厦门是安井食品的大本营,该项目基于公司“销地产”战略布局,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在东南市场的占有率,节省物流费用,提高公司规模效应和市场反应速度。
在安井食品大举扩张期间,三全食品也没闲着,而是将业务布局瞄准鲜食市场,公司获得了7-ELEVEN便利店业务在河南的独家特许经营权。
今年10月23日,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营业,首日销售额超过65万元,店中所售的便当、调理面、饭团、寿司、三明治等鲜食均由三全食品供应。
三全食品表示,7-Eleven经营体系非常健全,可以从门店开发、门店运营、商品管理、鲜食研发及物流配送等方面与公司相互协同,双方也将不断深化在全国供应链的合作。
此外,三全食品还与盒马鲜生、苏宁小店、巴奴等生鲜电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渠道持续下沉,三全食品不断巩固自身护城河,为公司业绩保驾护航。
从当前速冻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未来必有一战。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谁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积聚更多的力量,未来便多了一份胜出的把握。
展望未来,谁能拔得头筹,恐怕还要打个问号。最后问一句:三全食品与安井食品,你更看好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