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俄罗斯执**发起了“再见,列宁”的投票,结果将近70%的民众支持将列宁从红场迁走。
但时至今日,列宁墓依然好好地留在红场上。
图/安详的列宁
列宁遗体如今只剩10%,这已经不是秘密,然而俄罗斯每年都要为它支出上百万美元,为何还要一直维持?列宁是否迁出红场,会对俄罗斯产生什么影响?
年4月19日,在全民投票支持列宁下葬后,列宁墓平静地完成了每年一度的维护,重新开放参观。
每一天,来此参观的人都在列宁墓外络绎不绝,除了俄罗斯人,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很显然,列宁墓除了是俄罗斯共产主义的精神象征,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俄罗斯特有的旅游景点。
最初决定把列宁的尸体保存下来供人瞻仰的,是斯大林,他恰好见识到一场奇观,一个尸体防腐专家,将一具尸体在炎炎夏日保存得容貌如生。
列宁在早些年被刺杀,一颗子弹因为过于靠近颈椎,直到年才从身体里取出。
不过这次手术后,列宁两度中风,长期休养也没能让他恢复健康,年,列宁病逝。
早在列宁第一次中风时,俄罗斯共产*就将他的后事当成了重要事件来商议。此时,关于列宁遗体的处理问题,就已经出现了争议。
有人认为,应当尊重俄罗斯的传统;还有人则提出要借助科技的手段,长期保存列宁的遗体。
斯大林赞成长期保留,但当时*内一些同志指责斯大林不尊重马克思主义,尸体的保存不仅显示了斯大林的肤浅,也和列宁的世界观相违背。
但斯大林认为,列宁对于苏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英雄,他一旦逝世,必然会引起民众的不安。
处理方式暂时没有达成一致,三个月后,列宁逝世的消息传遍了苏联全境,自发前来悼念的民众络绎不绝。
尽管当时莫斯科的天气在零下40度,但想要尸体保持不腐烂,仅靠天气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而在这之前,医生仅仅是对列宁的遗体做了简单的处理,能够保证它在6天之内尽量完好。
民众对于列宁的感情最终打动了苏共,他们通过大会决定,要将列宁的遗体重新进行防腐处理,并永久存放于棺椁中,供群众瞻仰,墓地的位置就选在红场。
对此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明确地表示了反对,她在《真理报》上发表声明,希望人们不要把对列宁的哀悼变成形式上的尊敬。
克鲁普斯卡娅
她还提出了列宁曾经对自己后事的想法,就是葬进公墓,和自己的母亲陪伴在一起。
至于修纪念碑、开隆重的追悼会,用他的名字命名建筑等,列宁生前对这些都是不屑一顾的。如果列宁知道,他肯定也会反对这些的。
然而苏联当局并没有尊重她的意见,不仅绞尽脑汁维护列宁的遗体,还把圣彼得堡改成了列宁格勒。
由于永久保存遗体,是在列宁逝世后几天才最终决定的,因此列宁的身体在接受民众瞻仰的同时,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化。
而长期冷冻也不能很好地保持住列宁的面容,最终苏联科学家准备借鉴埃及木乃伊的制作原理,并最终配置出可以取代身体水分的溶液。
通过这种溶液的浸泡,列宁原本已经干瘪的面容变得充盈,看上去就像是睡着了而已。
不过这种溶液还是要配合16摄氏度的恒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且已经腐烂的部分也会持续腐烂,所以就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这件事情。
而列宁作为苏联第一任最高领导人,对于俄罗斯也有不小的功劳,拥有永久供人瞻仰的殊荣,也无可厚非。
即使保留列宁的遗体是有必要的,但维护确实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真的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尽管有苏联的秘制溶液,可以抑制细菌滋生,延缓尸体的腐坏,但列宁的遗体仍然会出现问题。
因此,每年苏联*府都要派专人对列宁的遗体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年,甚至专门成立了相关的实验室,只负责研究如何保存列宁的遗体,以及各方面的维护。
这个实验室不仅要求保持16度的恒温,而且室内的湿度还要持续低于70%。
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科学家们发现,每周需要两三次表面处理,这个工作主要是修复遗体的皮肤萎缩、发霉等问题。
时间通常选在周一和周五,研究人员先用显微镜检查一遍遗体,以便能够发现任何细微的发生病变的地方。
如果没有特别变化,就只需要简单地将溶液涂抹全身就行了;但如果发现了无法挽回的腐蚀的地方,就需要请示上级,再进行切除。
而每隔18个月时间,就需要将遗体全面清理,再浸泡在秘制溶液中,直到容貌重新充盈起来。
进行日常维护,同时继续研究如何尽可能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好,每年要消耗至少万美元。
长期以来,列宁一直被妥善地保管在红场的墓室中,期间只因为战争而被迁移到另一个城市避难。
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新的*治体制取代了苏维埃*权之后,列宁遗体的安置问题,再度出现了争议。
年,俄罗斯历史所的一篇文章,将这个问题提到了大众之前。
历史所自称是受人所托,在研究了列宁对国家的历史贡献之后,才提出了“埋葬遗体、推倒列宁墓”的建议。在他们看来,列宁对于苏联乃至俄罗斯并没有贡献,反而是让社会陷入僵局,形成思想僵化的导火索。
对于这样一个妨碍国家发展的人,不应该再用国家财*继续为其做任何付出,更不应该将其陈列在国家的正中心。
这篇文章言辞尖锐,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附和,尽管愿意来瞻仰列宁遗容的人数在减少,但人们还是希望列宁继续躺在那里。
俄罗斯的一个大学生认为,列宁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埋葬遗体也许是对的,但看到他就好像亲眼见证过历史。
然而,每年的列宁诞辰纪念日,或者列宁墓重新开放的日子,关于列宁的遗体如何处置的讨论,都会卷土重来。
年,俄罗斯杜马议员梅金斯基说出了列宁遗体的秘密,他认为只剩10%的的遗体,早就没有继续保存的必要了。
原来,苏联的秘制溶液也并不是灵丹妙药,列宁的遗体一直都在不断地腐坏,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
而列宁墓实验室的工作,除了继续优化溶液的功效,就是清除腐坏的尸体。为了不影响外观,工作人员会用硅胶将切除的部分填充上去。
列宁的遗体已经保存了将近年,属于他本身的部分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梅金斯基提出不再保存遗体,一是认为可以节省一大笔经费,二是觉得,再以这样的状态人为制造一个假象,这对列宁来说也是一种残忍。
俄罗斯自由民主*的主席也提出观点,应该将红场上的英雄们都搬进公墓,尽管他们人人功勋卓著,但列宁墓的维护费用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结果让俄罗斯共产*极度不满,其实,自从有声音提出将列宁下葬以来,俄罗斯共产*都是愤怒的。
他们最先质疑的是这个结果,网络上统计的投票人数一共是25万人,而俄罗斯总人都超过了一亿,区区25万,怎么能够代表民意呢?
与此同时,俄共*给出了一份通过电台做出的调查,其中超过90%的人认为,如果想要挪动列宁,首先应该比列宁的贡献大,才有资格说话。
俄共*认为,列宁不仅是俄罗斯的功臣,更代表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如今人们似乎都已经忘却了一切。
因此,他们将执**扭曲民意的背后原因,都推到普京身上,认为普京*府无能,只能靠推倒历史的纪念碑来证明自己。
每一次,他们都会猜测普京的态度,普京拿列宁下手,和历史划清界限,能够更好地赢得选票。
刚好年是俄罗斯大选的前一年,这个说法一经提出,更是引发了大众对普京态度的猜测。
俄罗斯国内的遗体处理争端,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热议。一些人认为,主要是列宁的身份,导致了他的遗体如何处理,变成能够影响国家团结的问题。
路透社更是尖锐地指出,这个问题关系到俄罗斯国内的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叶利钦最先提出改变列宁遗体的陈列,其目的就是要打击国内的俄共*。
总的来说,外媒认为列宁之于红场,就像伦敦广场的海*大将,纽约街头的牛仔。这既是深入骨髓的一种文化烙印,又是历史当中无法抹除的一部分。
老对头德国则是大加嘲讽,红场能够跻身世界级文化遗产,都要归功于列宁,但是现在俄罗斯人要把列宁赶出去。
而目前俄执**的态度是暧昧的,一方面,它纵容*内成员提出意见,但另一方面,需要在媒体面前表态的时候,又不拿出明确的态度,只说把这个问题交给国家。
相比于态度不明的*治家,民众对支持就显得简单直接,他们选择直接到列宁的墓前献花,为的是留住列宁的精神。
和俄共*的想法类似,民众们认为,执**一直纠结列宁遗体的问题,只不过是想要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以便让一些不妥的处理逃过舆论。
而试图通过遮掩历史,来证明现任**的进步,这反而彰显了当*者的愚蠢。每次各方声音甚嚣尘上,普京都坚定地选择了保护列宁的遗体,维持现状。
有知情者宣称,普京也想过要安葬列宁,但他认为,这件事不应该刻意去做,历史不是用来折腾的。
在俄罗斯改变制度之后,红场上的列宁雕像被认为破坏过,为此,他还曾经签署过红场地位法,将其认定为重点保护对象,禁止对红场进行改建。
列宁的一生并不漫长,但他阻止了俄罗斯加入一战,让民众和国家免受不必要的战乱和损失。
他建立的布尔什维克,虽然最终没能在这片土地上存活下来,但这个制度的延续,曾经给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带来了巅峰上的荣耀。
一直到今天,一些俄罗斯人也以苏联为荣,他们的名字和青春,都和列宁创造的苏联有关。
因此,无论是谁,想要强行将列宁墓迁走,都会引起不安。抛开*治制度不谈,即使是普京,他也首先是俄罗斯人,然后才是俄罗斯的执*者。
以普京曾经是*人的身份,他未必不怀念强大的时期,如今他不过是换了个方式在推动俄罗斯民族走向强大。
在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上,他甚至可以称作是列宁的战友,如果能以列宁为纽带,争取到更多支持,对于他来说有利无弊。
而这其中,一直反对破坏列宁遗体现状的俄共*,与其说是在维护列宁的历史地位,不如说担心民众将它们遗忘。
说历史是任人打扮、身不由己的小姑娘,历史名人又何尝不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列宁对俄罗斯乃至人类历史推进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这一点是值得后世尊崇致敬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观点,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