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冻人市场的兴起
人体冷冻并不是一件什么新鲜的事情。第一次冷冻技术的热潮,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癌症患者詹姆斯的遗体至今保存在了人体冷冻机构中。截止年,世界上至少有例成功实施冷冻技术的案例:有的全身冷冻,有的仅冷冻大脑。当然,人体冷冻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初次实施冷冻收费一般在20-万美元,并且每年还需要额外支付5万美元更换液氮的服务费。
21世纪后人体冷冻迎来了第二个热潮。在美国一个叫康福特的小镇,建起了一个名叫“时代之船”的现代建筑,占地3.2平方米,有个标准田径场的大小。届时将储存超过1万多个冷冻人,也包括胚胎、干细胞及其他珍贵的生物样本。
这座建筑采用了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及安全措施,能承受一般级别的暴风雪、龙卷风及地震。另外为避开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持续、稳定地为上万个储藏箱实施冷冻。这些储藏箱利用液氮技术可保持-℃的低温环境,即便是断电、短暂的缺少人员维护,也能维持6个月以上的储存时间。根据安排,年第一批冷冻人将入驻“时间之船”。
2、冷冻技术的崛起
事实上,科研工作者为验证冷冻技术的有效性,做了大量实验,其中林蛙的冷冻案例最为有名。科研人员将室温逐渐降低至0℃,林蛙的肢体变得僵硬。等到把它们放在小火一侧慢烤后,林蛙的身体、四肢渐渐变得柔软,最终又苏醒过来。
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林蛙低温下的机体变化是它能复活的关键。入冬之前,林蛙会疯狂摄食,肝脏里集聚了大量淀粉。冷冬时,这些淀粉经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成了葡萄糖和尿素。因为这些特殊“液体”的加入,身体降低至冰点的同时,又不至于生成结晶体。保证了细胞内部结构的完整性,等到温度回升,身体再次焕发生机。
林蛙的成功给了科研工作者大量启发。人类衰老微观上是细胞代谢不断弱化、减少的过程,所以林蛙冷冻、再苏醒可看似细胞活动按下了一个暂停键。人体细胞受温度影响,同样如此。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随温度下降而减缓。实验证实,当水温降低到-℃时,细胞完成一个成长、分裂、修复的过程,至少需要万年,细胞代谢进程几近停止,意味着存活时间大幅增加。
问题的难点是,一旦降温至0℃以下,细胞里的水分冷冻成冰晶。体积增大的冰晶常把细胞涨大或撑破,类似冬季冻裂的水管,营养物质流失殆尽,这种情况定然不会再“复活”。受林蛙启发,科研人员创造性发明了一种特殊保护液,在极低温度下也不会生成冰晶。将保护液注入人体,挤出身体里的水分子,用它充当细胞的循环液,以满足冷冬条件。
人体冷冬技术的理论,已极为成熟,但真正实操可谓是惊险重重。科学家指出,心脏骤停4-5分钟后,大脑细胞因缺氧、缺少营养物质的补充,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一旦错过冷冻的最佳时间,这个巨资投入尚未开始,便已终止。
所以冷冻技术人员守着冷冻人时刻待命。当正式宣布冷冻人心脏停止后,技术人员立即用冰块把遗体覆盖、降温;同时,利用心脏复苏仪维持冷冻人的呼吸及血液循环,从而保证大脑短时间内的供养需求;接着技术人员将保护液注入到体内,并把里面的水分、血液替换出来,直至满足冷冬要求。最后将人体置入一个充满液氮的不锈钢罐中,体温也由此缓慢下降直至-℃。到此,整个人体冷冬大致完成。
3、管冷冻,不管复活
目前的人体冷冻公司,合同条款里只规定了冷冻,但并不负责解冻。科学家指出,解冻远比冷冻要复杂。解冻需要将保护液去除,同时注入水分和血液,再重建一副正常的肌体难度极高。重点是这些提供人体冷冻的公司,他也不保证若干年后,肌体细胞一定不受损坏,至少现在还未有一个冷冻人复活。那么这些已经冷冻或即将冷冻的人,只能将冷冻持续下去。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