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叁叁
#婚姻#
新加坡80后导演陈哲艺的电影《热带雨》,于年上演,揽奖无数,风格绵密细腻、平实而克制,使得他被誉为电影大师李安与侯孝贤的接班人。
女主阿玲是一位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中文老师,在这座移民的大都市,华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英语化的教育体系,正是新加坡华人面对世界竞争的一大优势。
中文也因此在“优胜劣汰”中日渐势微,作为中文老师的阿玲处境可想而知。学生在中文课里讲英文,在作文当中掺杂英文,显然,中文的颓势也让阿玲未受到应有的尊重。
形同鸡肋的不仅仅是这份工作,还有她一地鸡毛的生活。
结婚8年,年近40岁的阿玲仍旧无法生育,但她从来不曾放弃,每日上下班依然准时准点坐在车里注射催卵针,年华随几千个日日夜夜老去,阿玲既痛苦又满怀希望,既孤单又执着,只有车里封闭的狭窄空间可以让她暂时逃离外面世界的真实,有片刻的休憩,遗忘生活的冰冷和残酷。
医院接受人工授孕,然而希望总是次次落空,丈夫在多年的尝试中早已心灰意冷,到了后期,医院诊疗的日子也已不见了他的踪影。在那之后,阿玲只能使用丈夫的冷冻精子,在屡挫屡试中盼望能够成功受孕。
每次面对医生询问丈夫的下落时,阿玲只好习惯性地沉默,备孕仿佛成了阿玲一个人的独角戏。丈夫早出晚归,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尽量的避开碰面,就连妻子在排卵期,要他为作父亲配合一下下,他都以工作应酬为由绕道而行。
在这段婚姻关系中,丈夫就这样一步步抽离,家里冷冷清清,没有孩子,让两人渐渐地形同陌路,缺位式的婚姻已是一具空壳。
为了支付昂贵的医药费,阿玲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还要时不时帮扶娘家弟弟,她的生活早已捉襟见肘。
公公全身瘫痪,丈夫整日工作繁忙,照顾公公吃喝拉撒睡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阿玲身上,但她没有任何怨言,每日下班回家,工作的疲乏刚放下,她又开始操持家务,照顾公公尽心尽力。
没有孩子,阿玲夫妇随时随地,可以被任何人嘲讽,邻居阿婆、小姑子、婆家亲戚,就连熟不相似的马路司机都可以奚落她几句,丈夫躲得远远的,而独木难支的阿玲对这一切总是一味的隐忍和退让,依旧克勤克俭地说服自己去做个好老师、好妻子、好儿媳。
即使察觉到丈夫出轨,并且在公公的葬礼上带着情人明目张胆地招摇过市,阿玲依旧选择沉默,企图一厢情愿地把岌岌可危的婚姻进行到底,维护在外人眼中仅剩的体面。
在阿玲的身上,齐聚了东方女性所有的美好品质,坚韧、温柔、包容。
都说四十不惑,但夫妻关系破裂、事业受挫、经济困顿、家务繁重的阿玲,却在困惑中日渐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窘迫、疲惫、愤懑、无奈,一个人在迷雾中倔强地踽踽独行。
从阿玲身上,可曾看到你自己的影子?
勤恳、隐忍、委屈、压抑,被千疮百孔的生活步步紧逼,咬着牙一退再退,直到悬崖边而退无可退。
用陈哲艺自己的话说,他始终以家为主题,非常卑微的,虔诚的,从人的角度精准而犀利地剖析人到中年的女人所面临的困境,通过表面的师生恋故事,触及到各种边缘人:不孕不育的、有重疾或不能自理病人的、出轨的、不伦恋的等。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夫妇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生育,长年累月地看不孕不育科、做人工授孕、做试管婴儿,这始终是他们心中不能触摸的疼痛,但基本三年以上,一半的夫妻都会面临婚姻解体,没离的也会衍生出诸多家庭问题。
这是个隐形而庞大的群体。
没有孩子并不是引起婚姻脓变的唯一痛点,还有婚外恋、婆媳关系、婚姻本身的七年之痒等等,导演用一场新加坡的热带大雨,冲刷出所有被隐形的孤独。
幸福的婚姻都相似,不幸的婚姻唯有孤独的灵*在游弋,陈哲艺用他的镜头似乎挑开了我们现实婚姻的伤疤,触碰到不幸婚姻的脓点。
没有生活是容易的,没有婚姻是顺畅的,碰到太多挫败,婚姻里就无美好可言了。
男人往往都很喜欢做一家之主,但不管是婚姻或者在家庭里,碰到问题时,第一个躲起来的往往都是男人。真正有力量去勇往直前,或者去面对问题的永远都是女人,就像阿玲一样,忍了又忍,熬了又熬,把自尊抖落于尘土,用唐吉诃德式的勇气独自和生活搏斗。
男人貌似坚硬,实则柔弱,女人表面羸弱,实则刚毅。男人是工蜂、工蚁,关键时刻,只有女人才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和王。
这就是现实婚姻中大多女人的真实处境。
每个男人内心深处,其实都是一个小小孩,对女人有天然的依赖。
家里深夜停电了,他会从游戏盘上跳将起来六神无主,不知道电已经换成了智能卡时代,在手机上充钱就可以;到陌生的地方迷路了,他情愿绕行十几公里的高速,而不愿放下面子去问路;和别人发生武斗,需要逞英雄气概以势压人的时候,他会心疼出手就是钱而唯唯诺诺,立刻服软;疫情初期,家庭陷入无收入的窘境,他除了唉声叹气,还是唉声叹气,女人则马上着手开源节流,绞尽脑汁未雨绸缪。
好的婚姻,女人会变成孩子;不好的婚姻,或遇见鸵鸟式的男人,女人会变成斗士和钢铁侠,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
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似乎男人们都是需要在外干大事业的,把自己合情合理地从家事中摘出来。可是,平凡如你我的家庭,一生没几个大事业,都是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小情小琐碎,人一生都是在完成这些琐碎的小事情,最后积累成一个完整的生活。
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好,有些男人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阿玲和伟伦陈哲艺用新锐思想赋予了《热带雨》中阿玲果决和力量,她开始重新寻找自己,想要走出困境。
她和热衷武术的学生郭伟伦,在补课、接送的过程中暗生情愫。她和公公亲如父女,相依为命。伟伦进入她的家庭后,伟伦和公公都有了新的活力,阿玲、伟伦、公公仿佛才是一家人,呈现出一家人该有的样子:互相关心体贴,和谐,融洽,在精神上互相依靠,相互拯救。
伟伦不会写“帮”,公公轻轻地在伟伦的小手臂上帮他写了出来,就仿佛这个“帮”字一般,三个迥异的偏旁部首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却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导演深层次地探讨了家或家人更高级更广阔的内涵,它不一定是一段婚姻关系,不一定是血脉至亲,或许可以是在需要陪伴照顾时准时出现的人,需要关怀呵护时默默给予的人,需要并肩作战时甘苦与共的人,需要砥砺前行时紧握你双手不离不弃的人,他是有温度的,有爱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局限于婚姻的加持,不桎梏于血脉的传承,他只需和你磁场吻合,频率一直,形神俱备地爱你。
每个人从身体到灵*,都需要一个“家人”,在风雨中相扶相携,共度磨难。
导演无形中又提出一个新的思考,现实婚姻不完美,冲锋在前的女性独自面对风雨坎坷时,她们依旧对爱有深切的渴望,逃避的丈夫给不了,心灵的皈依何处寻?或者说,这段不堪的婚姻出路在哪里?
《热带雨》中的阿玲从学生伟伦身上找到了答案,伟伦的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唤醒了阿玲对新生活的渴望,他的张扬与明亮,仿佛拥有生命力一般,将阿玲带出了萎顿枯槁的晦暗世界。但那样的禁忌之恋有违社会伦理道德,不可能存活于现实,只是导演个人深埋于心的一份恋母情结的释怀罢了。
所以,不管伟伦的爱如何热烈,人到中年被世俗裹挟的阿玲不可能超脱,他们注定分手,阿玲最终也和丈夫离婚。
然而造化弄人,阿玲尝试多年都没有怀孕,但却在人生唯一一次偏离轨道的禁忌过后如愿以偿,看着那道显示怀孕的红杆,阿玲终于释放,状似癫狂的笑声背后道尽所有的心酸,一针针催卵剂、一次次人工授孕手术,还有数不清等待未归丈夫的孤独的夜晚,那些耻笑,在这一刻尽数解脱。
这是导演对现实梦幻般的嘲谑,寄希望于出轨的外力解脱阿玲的痛苦,但真正的现实,永不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巧合。
那我们现实中同样七零八落的婚姻该何去何从?
传统女人的一辈子从来都是被动承受,生活给什么,我们便接着什么,一步步退守,直至一种在尘土里隐忍的姿态。
但生活对我们从来都不宽厚,仿佛图穷匕见,没性、没爱、没话可说的夫妻关系,房贷车贷、孩子学费补课费的压力,渺茫的职场前景,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囊中羞涩存款稀薄的现状,芜杂繁琐的家务,这一桩桩一件件,就仿佛电视上播放的武侠片一般,一招一式刀刀都能击中要害。
中年危机就像一张网,不动声色的将现代女性的生活困于其中,而活于其中的女性,也仿佛被困网袋的鱼一般,动弹不得,又无处可逃。
看看网友们的真实情况。
我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不论上海还是北京,带孩子看病的都是我。孩子爸爸就会以各种理由逃避,他接受不了,另一方面也不愿意舟车劳顿。我研究生时候的一个老师,孩子不慎从楼上掉下来,然后半瘫了。她老公没坚持多久就提出离婚,老师一个人挣钱养家养孩子。孩子很聪明,后来考了一个英国的学校、全额奖学金,可见老师多么坚韧,付出的努力有多大,至少孩子以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反观孩子的混蛋爹,遇到困难就甩锅,逃离。我也是因为没有生孩子,受尽折磨,现在也面临婚姻维持不下去了,因为疫情才没去办证。遇到问题总是一个人面对,很累,婆家的挤兑也让人感觉孤立无援,无论看病还是维权,都是一个人的战斗。我这个人害怕孤独,所以结婚生娃一样不落,生了一个还不够,还在待产二胎。可是现在非常非常后悔,后悔结婚,后悔生娃,后悔当初义无反顾地跟着他。结了婚才发现,男人并不是依靠,他大多数时候在逃避,逃避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犯错了也会逃避,从别人身上找借口。如果能重来,一定一个人不结婚,一个人来,一个人走。
在婚姻中坚守如果说这个社会没有感情可言,男人没有夫性,也没有父性,女人也丧失了妻性,但最起码有母性,这就是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区别。
网友们的倾诉做了最好的佐证,一部分女人出于天然的母性,为母则刚,为了孩子选择坚守,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选择忍辱负重,孩子就是她们全部的精神寄托和希望,也是砥砺前行的动力。
女人为什么会硬着头皮前行?
不是因为女人真的有多坚强,而是因为女人早就知道:换谁做伴侣,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困难,除了解决,逃避绝不是办法。而男人却还是像小时候对待玩具一样,玩腻了,我就换,换到自己无能为力为止。
所以,当婚姻不再美好,我们女人唯有把自己锻造成一堵墙,能遮风挡雨,或者站成一棵树,既能花香馥郁,又能虬结于悬崖,坚如磐石。
在婚姻中奔突曾经有个女性读友给我倾诉,她的观念有惊世骇俗之感:同时拥有一个丈夫和一个情人的女人,才算真正成功的女人。
她的观念会被传统女性鞭笞,但却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种怪诞,虽和丈夫貌合神离,但她却不想失去家庭、孩子、财富,在日复一日的压抑窒息中,选择情感外延,寻求爱情的抚慰。
但这也许根本不叫爱情,叫激情更为妥帖,激情消失后,婚外婚内的男人应该没什么区别,因为男人只爱自己的本性不会改变。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做这种选择的女性得有面对东窗事发时山崩地裂的胆量和勇气。
放弃婚姻就像开篇提到的,努力后实在和孩子无缘,选择坦然接受,放弃婚姻重新开始,放过他人,也是放过自己。
一地鸡毛的婚姻、出轨的男人,都不值得牺牲我们的一辈子,转过身,云淡风轻,转过街角,又是一片艳阳天。
那些美好婚姻的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残酷,人生,就是一个劫。
千人千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管你做何选择,爱情这回事,婚姻这回事,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快乐,才是一个女人的根本,开心,才是人生的意义。
虽然触及社会阴暗处诸多的边缘人、边缘现象,但陈哲艺导演最终还是三观很正地回归了社会主流化,让阿玲离开灰灰冷冷的新加坡,独自回到马来西亚老家,活在一片灿烂阳光下,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或许,我们也应该像阿玲一样,面对生活的挑战书,只有坚持下去,熬下去,最终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雨过天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