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省市爆出冷链进口食品核酸阳性的新闻:
无锡1份进口车厘子表面核酸阳性;
天津1批进口啤酒外包装核酸阳性;
青岛1份巴西进口冷冻去骨牛肉表面核酸检测阳性……
一时间,大家陷入恐慌中,不少受波及的进口食品价格大跌,甚至腰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车厘子自由”的梦想触手可及。
但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这些通过冷链运输的进口食品还能放心吃吗?选购、处理、储存进口冷链食品时,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呢?
进口食品表面核酸阳性是否代表它含有活的新冠病*?吃到肚里会不会感染新冠肺炎?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核酸检测有个特点:不论是死是活,都能检测出病*曾经存过的痕迹。
换句话说,进口食品核酸检测呈阳性,有可能是活病*,也可能是死病*或病*片段。
以天津通报的雪糕核酸阳性为例,原料用的是从乌克兰进口的乳清奶粉,虽然核酸检测呈阳性,但进一步的基因测序提示,病*载量可能较低或不完整(也就是死病*)。
即便携带活病*,以无锡进口车厘子检出核酸阳性为例,其病*载量很低,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太大的感染风险[1]。
因为病*想要传染给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活病*+病*载量足够高。
所以,只有一类人有感染的可能:进口冷链食品的加工和运输人员。
只有他们有机会反复、长期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容易接触到足够量的活病*,如果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就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这也是为什么各省市要把冷链从业人员纳入春节返乡严格管控的范围的原因。
其次,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通俗地讲,它不是“吃”出来的病,而只能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和气溶胶等途径传播,不会经过消化道传染给人。
也就是说,无论食物表面携带的是死病*还是活病*,吃到肚子里也不会感染新冠肺炎。
此外,海关和市场监管部门也为广大消费者牢牢把好了第一道防线。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截至1月26日0时,全国海关已对万件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预防性消*,共抽样检测食品样本个,检出新冠病*核酸阳性结果51个[2],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不难看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的比例相当低,只有3.7/10万。
用张文宏医生的话就是:“因为买了一件国外进来的东西而被感染,到现在为止一例都没有发生。当这个概率比空难还低的时候,你自己决定。”
为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目前,各省市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已经将冷链产品作为疫情防控监管重点,通过采取预防性消*、集中核酸检测等方式,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尽可能杀死可能存在的新冠病*。
只有同时获得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证明、预防性消*证明、冷链追溯码的进口冷链食品,才允许出仓流通和销售。
(武汉万吨华中冷链港,工作人员对进口冷链食品卸货区进行消杀。图源:新华社)
因此,消费者在采购冷链食品时,应到正规的超市或者市场,最好选购贴有冷链追溯码和核酸检测证明的商品,购买前扫码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