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94936.html点击蓝字
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桃胶被称为健康美食
口感温润软滑
据说可以养颜美容
其实你有所不知
这是桃树生病了的产物
流胶病是桃树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桃园,往往普遍发生又极其严重,会引起枝条枯死,主干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树体死亡,影响产量和品质,极大影响桃树的生产和发展。
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治!
01
发病原因
病因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非侵染性的流胶病,如人为引起的机械损伤,病虫害伤,霜害、冷冻害等伤口,水分过量引起气孔开裂而导致的流胶或因管理粗放、修剪过重、结果过多、施肥不当、土壤粘重等引起的树体生理失调而诱发的流胶。侵染性的流胶病,则由真菌侵染引起。
02
症状及发生规律
1.非侵染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严重时小枝也可发病。枝干损伤、气孔开裂等情况发生时,初期病部稍肿胀,病部表面光滑,后分泌出半透明、柔软的胶质物,随后与空气接触变为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后干燥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的坚硬胶块。随着流胶数量增加,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但没有病原物产生),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以上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2.侵染性的流胶主要危害枝干,也侵染果实。病菌侵入桃树当年生新梢,新梢上产生以皮孔为中心的疣状突起病斑,疣状表面不光滑,初期不流胶。翌年5月份,疣皮开裂溢出胶状液,为无色半透明粘质物,后变为茶褐色硬块,病部凹陷成圆形或不规则斑块,其上散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多年生枝干感病,会产生水泡状隆起,病部均可渗出褐色胶液,严重时可导致枝干枯死。桃果感病发生褐色腐烂,其上密生小粒点,潮湿时流出白色块(胶)状物。
侵染性流胶病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发分生孢子,随风和雨水传播。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从伤口、皮孔及侧芽侵入,成为新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枝干内潜伏病菌的活动与温度有关。当气温在15℃左右时,病部即可渗出胶液,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加重。病菌侵染高峰在5月上旬~6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枝条皮层细胞逐渐木栓化、皮孔形成以后为病菌侵入最佳时机。防治以新梢生长期为好。
03
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辅以磷、钾肥,生长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控制果实负载量,保持稳定的树势。根据桃树不耐涝的特点,雨季前做好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抗旱忌大水漫灌。适时夏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注意防治枝干病虫害,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2.冬季清园,消灭越冬菌源。轻刮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雾或涂抹波美5度石硫合剂消*,再进行树干、大枝涂白,消灭越冬菌源、虫卵,同时还可预防冻害、日烧发生。
3.桃树萌芽前,树体上喷波美1~3度石硫合剂,杀灭活动的病菌。
4.生石灰粉防治法。涂粉的最适期为树液开始流动时,用生石灰粉涂抹于流胶处。流胶严重的果树或衰老树用刀刮去干胶和老翘皮,露出嫩皮后涂粉。
5.农药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病菌始发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雾广谱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发病高峰期前夕开始,每隔7~10天交替防治2~3次。
16
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及时准确,满意为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