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549560.html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中老年甚至年轻小白领有腰痛的症状。您想彻底了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骨科万哥来逐步了解下腰痛的前世今生吧。有点专业、有点长,仔细看看会有收获的。
下腰痛(lowbackpain,LBP)是指后背的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肌肉紧张或僵硬,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它是一种症状,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的名称。在发达国家大约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下腰痛的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而就诊的第2位常见的临床症状。50%以上的下腰痛初次发作4~8周内可以自愈,但复发率高达85%。亚洲国家如中国因为体力劳动者较多,发病率更高,有统计显示在上海的3个职业群体中工人中LBP超过1d的比例超过了50%,年龄小于55岁的人群中,下腰痛是导致有工作能力的人群丧失工作能力的首要原因。下腰痛已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花费最多的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因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虽多,但并无特效方法,且有治疗显效慢、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有关本病的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仍不完善,尚需进一步研究。
一、下腰痛的危险因素
下腰痛的危险因素很多(易感因素),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因素:包括①年龄,35~55岁是下腰痛的好发年龄,也是对工作和生活影响最重要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不可避免,同时腰背肌肌力下降、韧带劳损,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使其下腰痛发病率明显增高。②健康状况,一般认为,身体健康者,其四肢尤其是躯干肌肌力较强,脊柱稳定性好,而且精神状况也佳,发生慢性下腰痛的概率相对较小。③先天性发育异常:腰骶部是人解剖变异比较大的部位,这些先天性的变异造成腰椎活动幅度过大,局部承载负荷过大,正常的肌肉及韧带福找点改变,造成局部韧带、肌肉及关节劳损,其结果是导致脊柱退变和腰肌劳损引起下腰痛。脊柱畸形,伴有脊柱后凸、侧凸畸形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躯体平衡性下降。因为要维持相对良好的姿势和步态,就必须通过脊柱和腰背肌进行功能代偿,其结果是也必然会导致脊柱退变和腰肌劳损引起下腰痛。
2、职业因素:①重体力劳动,下腰痛的发生与从事重体力劳动有关。Matsui等调查的结果表明,下腰痛的发生与体力劳动的强度呈正相关。②频繁弯腰和扭转,要求经常弯腰和扭转的职业,如推、拉、抬重物等会加速椎间盘、小关节退变和腰部肌肉、韧带劳损,产生下腰痛。③重复性工作,不仅会加速椎间盘、小关节及韧带劳损,而且由于反复做同一动作,容易引起肌肉尤其是腰背肌疲劳,削弱了其对脊柱的稳定作用,发生下腰痛。④静止性姿势,腰椎所受负荷的大小与体位有关。在要求长时间坐位或站立位的职业中,下腰痛的发生率一般较高。如果在坐位或立位超过2小时,下腰痛的发生明显增多。这是由于在此体位时腰部所受负荷较大,椎间盘及后部韧带容易发生劳损;另外要维持这一姿势需要腰背肌参与,而腰背肌长时间收缩会出现疲劳,更容易发生腰痛。
3、心理及社会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心理及社会因素对慢性下腰痛发病的影响正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测试已成为腰椎功能检查的一部分,由于个体心理异常者容易发生非器质性下腰痛,还由于这些患者长期受疼痛困扰,疼痛使其精神脆弱,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忧虑和恐惧,以至夸大症状,增加痛感。另外,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慢性下腰痛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工作与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心理应激与下腰痛发生有关。有学者报道,对所从事职业不满意者下腰痛的发生率比满意者要高出2.5倍,而与上司和同事间的关系如何也与下腰痛的发生明显相关。也有研究证实,工作单调、时间长、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可能与下腰痛的发生有关。
二、不同人群下腰痛的特点:
下腰痛的发病率很高,导致下腰痛的疾病又很多,但就不同人群而言,其导致下腰痛的疾病种类又有所不同。
(1)不同年龄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少儿或青少年导致下腰痛疾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移行脊椎等;姿势性的疾病,如腰椎侧弯等;炎症性的疾病,如腰椎结核等;
青壮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损伤性的疾病,如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压缩性骨折等。此外,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也是导致青壮年下腰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中老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退行性改变,如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等,其次可能是腰骶部的各种肿瘤。
(2)不同性别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男性一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部的活动量较大,当负荷过大、姿势不当、保护欠缺等原因,就可能造成腰骶部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损伤,因此,男性的下腰痛以损伤因素为主;
女性由于解剖及生理特点而产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这些疾病均可引起下腰痛。此外,月经期可致下腰痛;怀孕期由于腰椎负荷加大而导致下腰痛;产后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致使关节囊、韧带松弛,也可导致下腰痛。
(3)不同职业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体力劳动者,尤以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主要是损伤性的疾病;
长期在空调、潮湿、寒冷环境下工作者,易患腰背部筋膜纤维组织炎;
脑力劳动者由于缺乏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薄弱,极易发生腰肌劳损及腰扭伤。
三、下腰痛分类及发病机理
很多因素可以引起下腰痛,多数情况下是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临床医生的任务是把握各个因素间的平衡以及各因素在不同病人中的主导作用。所以不同的学者把下腰痛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利于诊断和治疗。
1、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lowbackpain,NSLBP)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中大部分原因不明,X线、CT等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如腰扭伤,棘间韧带劳损等。LBP门诊病人中约50%为非特异性LBP。在临床诊疗的时候,有时只是粗略的给予分类,以便于治疗。国外的一些学者常把NSLBP分为小关节型、椎间盘相关型、不稳定型、骶髂关节型、体位型、非解剖型几个亚类。
2、按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下腰痛
多数文献在应用这种分类时并没有明确的限定时间,一般认为,发病时间<2周为急性,<6周为亚急性,>6周为慢性。慢性LBP多由于急性LBP治疗方法不当,心理因素,躯体化使疼痛加重甚至转化所致。
3、在国外被多数人接受的分类:
(1)机械性的脊柱疾病,如腰肌劳损(90%),椎间盘突出(4%),椎管狭窄(3%),这一类共占97%;(2)非机械性的脊柱疾病,如肿瘤(0.7%),感染(0.01%),炎性关节炎(0.3%),这一类共约占1%;(3)内脏疾病占2%。
4、按照发病的生理系统分类
(1)脊柱疾患,包括脊柱的创伤和劳损(如腰肌劳损,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炎症、感染、畸形。(2)神经疾患,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蛛网膜黏连、神经纤维瘤等。(3)血管疾患,多见腹主动脉瘤,血栓闭塞性动脉炎产生的勒里施综合征。LBP病人较无腰痛的个体,更可能同时患心血管疾病。(4)脏器性疾患,如消化系统的胰腺痛、直肠痛,泌尿系统的结石或脓肿,妇科的炎症、肿瘤以及后腹膜的肿瘤等都可产生下腰痛的症状。(5)精神社会因素,多项研究显示,心理恐惧使患者将无关的影像学表现与疼痛等症状联系起来,加重了功能障碍。
5、特殊类型的下腰痛:
(1)椎间盘源性疼痛:
椎间盘源性疼痛(discogenicpain)是近年来脊柱外科的热门研究之一。首先由Crock等描述,它的主要病理学特点是纤维环撕裂,它是慢性下腰痛的最多见类型。主要表现为下腰部、臀部、腹股沟区以及大腿外侧等部位的疼痛和这些部位的感觉异常。椎间盘源性疼痛伴或不伴牵涉痛,通常缺乏客观的神经学体征,临床检查难以判断。腰椎间盘外形正常,无腰椎间盘突出,X线和CT扫描正常。常继发于明显的创伤,主诉下腰正中深在的疼痛,休息缓解、活动可加重,下肢症状体征不明显,很少累及膝关节下。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检查方法包括MRI、振动试验和椎间盘造影等。
(2)小关节源性疼痛:
腰椎小关节是脊柱连接的重要关节,具有限制脊柱前屈前移运动,抵抗压缩、剪切及旋转等各种形式负荷的功能。外伤、异常的应力等因素均可导致退变和损伤。小关节即关节突关节,为滑膜关节,滑膜面和关节囊分布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受和传递疼痛信息。发病机制:关节软骨的损伤和炎症;继发于椎间盘退化的小关节功能失代偿,引起柱体节段进行性结构不稳,加速小关节退变、增生,压迫刺激神经根引起疼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位于臀纹以上的下腰部疼痛,伴或不伴有牵涉痛,小关节处有深压痛。对于小关节源性疼痛的检查主要是CT和MR,CT可以发现关节突肥大、增生、硬化,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下骨囊性变,关节腔内真空现象,关节半脱位及小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侧隐窝狭窄等;MRI显示增生小关节对椎管及神经根管的压迫,关节囊的水肿,关节囊内软组织突出及关节腔内的滑膜变化等。小关节阻滞是诊断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金标准。
(3)肌肉源性疼痛:
脊柱椎旁肌群是脊柱的动态稳定结构,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骨骼肌纤维包括I型和Ⅱ型,其中I型纤维收缩速度慢,收缩持久耐疲劳,抗重力作用强,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姿势和完成某些精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Ⅱ型纤维收缩速度快,易疲劳,抗阻力作用强,对完成机体的快速粗大运动有重要意义。因此,腰背肌中I型纤维占优势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腰痛患者往往伴有腰背肌肌力或耐力下降。长期坐位工作,活动少,可以造成椎旁肌的废用性萎缩。当腰背肌疲劳时,骶棘肌功能减弱,从而使椎间盘和韧带承受较大的应力,使之易于损伤。肌肉疲劳其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下降,腰椎动态稳定性下降,腰椎过度活动、腰椎不稳。腰痛引起椎旁肌的保护性痉挛,活动减少,加重椎旁肌的易疲劳性,形成恶性循环,可能是下腰痛拖延难愈和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此外,椎旁肌骨筋膜间隔间隔综合征被认为是肌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肌肉缺血,产生慢性腰痛。
(4)骶髂关节源性疼痛
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有坚强的韧带、肌肉和筋膜共同固定和限制关节活动,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以传导和平衡躯干至下肢的应力。骶髂关节常见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畸形、损伤、劳损、退变及炎症等。第五腰椎以下部位疼痛、可伴有放射痛,缺乏特异性。
四、诊断
一般诊断时考虑问题的顺序是:(1)是否为腰背部的疾病(其他系统的疾病约占2%);(2)是否为少见严重的疾病,如马尾神经综合征、非机械性脊柱疾病等;(3)是否为单纯性的背痛和神经根源性痛;(4)是否是急性损伤导致。
要了解的病史:①疼痛的性质;②疼痛部位;③疼痛程度;④以往有无发作;⑤疼痛持续时间;⑥有无胃肠、盆腔或泌尿系症状;⑦有无伴随精神症状。
1、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病程等。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所致)、椎管狭窄、主动脉瘤多发于老年人。女性患者要考虑妇科盆腔疾患,绝经期要考虑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的可能:(1)年龄大;(2)呈有肿瘤病史后家族中有肿瘤病史;(3)无法解释的体重减少;(4)保守治疗1个月以上无改善;(5)卧床休息疼痛不减轻。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常导致骨质疏松,进而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下腰痛。而创伤病史并不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必需条件〔18〕。脊柱结核常发生在营养较差的情况下,并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2、疼痛随着研究发展,椎间盘、小关节和骶髂关节被认为是主要的疼痛潜在来源,此外包括肌、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来源及牵涉痛、非器质性疼痛(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化)等。前三者发生率各占39%、15%、13%,上述结构均有神经支配,当伤害感受器受到有害的、机械的及化学性的刺激,就会产生疼痛。(疼痛是LBP的主要症状之一,各种疾患表现的疼痛有不同特点。腰椎退变、慢性劳损表现为酸痛,脊柱肿瘤多为剧烈性灼痛和夜间痛。椎间盘突出多为放射痛、间歇痛。椎管内病变导致的疼痛经常是运动痛(如椎间盘源性疼痛),随腹压加大而疼痛加重,出现放射痛的节段性较明确,而椎管外病变的疼痛特点是静息痛(如肌肉劳损),很少受腹压影响,多为牵涉痛,定位模糊,一般疼痛可放射至臀部、腰骶部及双下肢上外侧,须注意与腹腔疾病,妇科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的疾病鉴别。马尾综合征除单侧或双侧的腿痛、麻木症状外最敏感的症状是尿潴留或失禁。在诊断椎间盘突出时放射痛是有典型神经根支配区域放射性疼痛。年龄>65岁并出现间歇性跛行者应首先考虑退行性椎管狭窄症。它的临床表现为腰过伸时疼痛加重,站立或行走时常呈前屈姿势。对于AS病人,除晨僵、活动后缓解等特征外,踝关节疼痛也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并且保守治疗常不能缓解)。
3、体格检查:
在医院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4、影像学检查:
(1)X线和CT
X线片有利于了解脊柱的一般情况,可以发现骨折、骨质增生、椎体移位、椎弓根断裂、CT是诊断腰椎疾病的另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显示出腰椎的骨性退变及上下关节突的增生、*韧带肥厚或骨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侧隐窝狭窄等。
(2)MRI
MRI是诊断软组织以及脊髓内病变的良好工具,在MRI上可以直观显示脊髓空洞、感染、创伤、压迫、肿瘤、多发性硬化等。腰椎MRI的T2加权像上单节段间盘信号低,同时后纤维环的高信号区(HIZ)被认为是诊断椎间盘性LBP的重要影像表现,而MRI上既无间盘信号变低,又无纤维环撕裂的相应HIZ改变,可以95%排除间盘为疼痛来源。
(3)椎间盘造影术
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椎间盘源性LBP和确定损伤椎间隙水平的最重要手段。但由于有创性,可能感染,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应用受到限制。医院进行。
5、表面肌电图检测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肌肉活动的sEMG信号特征有望成为新的诊断和评价LBP的手段。
6、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感染)、ESR(区分机械性下腰痛)、血清碱性磷酸酶(转移性癌、Paget病)、尿常规(骨盆疾患)、HLAB27(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性阻滞(小关节突源性LBP、骶髂关节痛)、放射性核素造影(骨代谢异常)、骨密度(骨质疏松)等。
五:治疗
对下腰痛的治疗应该因人而异,其目的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尽快恢复生活及工作。对于急性下腰痛,可通过适当的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达到治愈。而慢性下腰痛的治疗最为困难,除对症治疗外,还需要长期的腰腹肌锻炼和心理治疗进行配合。
1、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①康复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椎牵引、物理治疗,是治疗下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②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肌松剂、抗抑郁药、补钙药物或雌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③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治疗。针刺治疗下腰痛效果良好。推拿为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首选方法。④其他疗法/p>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最常用的治疗下腰痛的方法。腰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故强调下腰痛患者的平卧休息。它可减少对椎间盘所受的压力,且有利于受压的硬膜囊及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的消退。腰痛的急性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使腰部肌肉、韧带的张力和脊柱获得更大的功能稳定性。但有人认为急性下腰痛不应推荐卧床休息,而应建议继续平时的活动,这样也能消除疼痛或者更快,而且更少引起功能丧失、更快回到工作中。另外,有国外学者报道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使用中等硬度的床垫比使用坚硬的床垫更能降低疼痛相关的功能丧失,但不会影响卧床或站立时的疼痛。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如果卧床休息有效,时间不应超过2d。
(2)腰椎牵引腰椎牵引技术是治疗下腰痛的一个重要康复手段,有较长临床应用史。腰椎牵引分为自体牵引和机械牵引等。作用是扩大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创造空间,减轻后纵韧带张力,有助于缓解椎间盘突出,放松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但有造成肌力减退、骨矿质丢失、血栓性静脉炎的潜在危险。有研究表明,自体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下腰痛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3)物理治疗电疗、磁疗、热疗、光疗、超短波、微波治疗等方法常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退行性改变等所致的下腰痛。其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抗炎作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4)药物治疗下腰痛患者常可使用药物来缓解和治疗疼痛。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肌松剂、抗抑郁药、补钙药物或雌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
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治疗慢性下腰痛有重要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躯干肌肉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腰椎位居躯干中部,是脊柱运动的枢纽,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脊柱活动及下腰痛的发生。在静止时,脊柱的稳定结构主要是椎间盘、小关节及后部韧带结构,运动时的动力稳定结构主要是腰背肌。腰背肌锻炼能大大减小后部韧带的张力,增强脊柱稳定性,从而避免或减轻韧带及椎间盘发生劳损,有效防治下腰痛;同时,腰背肌锻炼还能促进肌肉及其筋膜的血循环,有利于肌肉酸性代谢产物排除,消除肌肉疲劳和肌筋膜炎症,缓解下腰痛症状。另外,腹部对脊柱的支持作用也非常重要。保持挺胸直腰姿势,可使腹肌有一定张力,而进行腹肌锻炼又使腹肌有一定肌力,减轻脊柱负荷,防治下腰痛。
对于下腰痛的治疗,运动疗法显然是有效的。那么,运动体操是通过什么样的原理来改善腰痛的呢?①以使椎间孔和椎间关节间隙扩大,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②使紧张的屈髋肌肉和腰背肌得到牵张,减轻腰椎前凸;③强化腹肌和臀肌,使腰椎前凸减轻;④缓解腰骶关节挛缩。
3、腰骶支具
腰围是骨科医生治疗下腰痛的最常用工具。佩戴腰围不仅可通过其制动和保护作用缓解肌痉挛,减轻症状,还可保持或增加腹腔压力,分担脊柱负荷,有助于防治慢性下腰痛。因此,如果使用恰当,佩戴腰围可减轻或治愈下腰痛。但必须同时进行有效的腰腹肌锻炼,并使之成为“肌肉支架”,否则会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加重腰椎不稳。
4、劳动保护
下腰痛的发生与脊柱的稳定失衡有关。要维持脊柱稳定,除与椎间盘、小关节、肌肉韧带等结构有关外,保持良好的姿势非常重要。长期处于站立位的人,其腰部前凸加深,加重了小关节及椎间盘的压力,可引起下腰痛。如果能通过姿势调整,使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身体稍前倾,这样腰部负荷就会减小,腰痛的发生也减少。在坐位尤其是前倾坐位时,由于骨盆后倾,身体重心前移,脊柱弯矩加大,更增加了椎间盘及后部韧带的负荷,容易引起下腰痛。如果能采取正直坐位,使骨盆前倾,腰部负荷将减小。如果坐椅有扶手、靠背,则不仅上肢重力的影响减小,而且因腰背部有所依靠,其负荷也减小,下腰痛的发生也大为减少。
抬重物是一种外来负荷,其对脊柱负荷的影响,除与物体的重量、大小及形状有关外,还与腰椎的弯曲程度有关。采用伸膝弯腰法抬物时,由于躯干前倾,腰椎前屈,力臂加长,腰椎负荷最大,容易引起腰部劳损,而采用屈膝直腰法抬物时,由于物体离脊柱较近,且起立活动主要分散在下肢关节,脊柱负荷及劳损减轻。
5、心理治疗
对有心理异常的慢性下腰痛患者,其治疗需要医师、理疗师及心理学家等多方面协作,进行多方位的功能康复训练。在治疗中,应充分了解精神因素在慢性下腰痛发病中的作用,要与患者密切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还要向患者说明其不存在组织结构病患,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情绪紧张引起的机体变化。另外,对于由生活压力或工作环境引起的心理异常,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总之,乐观向上,举止健康合理,并经常保持运动,对维护身体健康和防治慢性下腰痛极为重要。
6、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开放式手术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各有其适应症。①手术治疗:目前在下腰痛的众多术式中,椎间融合治疗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首选术式。②微创治疗:椎间盘内电热疗法和髓核成形术疗效可靠。③神经阻滞疗法:冷冻治疗和无水酒精化学性毁损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可达长期止痛的效果。
(1)、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因保守治疗失败的椎间盘性下腰痛。临床常用的有常规神经阻滞、冷冻治疗、射频热凝、无水酒精化学性毁损腰脊神经后支。常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得、维生素B1、B12等药物进行局部注射,但注射药物可以引起感染、粘连、神经根损伤等副反应。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还可采用椎间盘内外联合注射,较硬膜外腔注射和周围软组织封闭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好。神经冷冻是根据低温对组织有破坏作用的原理,使神经功能丧失,从而起到止痛效果,并对冷冻周围神经不形成神经瘤及神经内粘连等副作用。神经定位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可达长期止痛的效果,且副作用和并发症少易操作。射频热凝小关节神经切断术用于腰痛治疗亦取得较好效果。无水酒精可使蛋白凝固变性,从而使神经变性坏死失去功能,达到止痛效果。无水酒精化学性毁损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也可达长期止痛效果。
(2)、开放式手术治疗
对部分下腰痛患者手术是合适的,特别是下腰痛反复发作,有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并经3个月以上的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他们能尽早恢复正常的工作。对于退行性腰椎疾患,常规手术方法有切除椎间盘或摘除髓核组织、神经根减压、腰椎融合、椎间盘置换。椎间盘源性疼痛通过手术可以得到缓解。椎体融合是退行性腰椎失稳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融合手术增加明显。椎间融合治疗已成为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首选术式。对于小关节源性疼痛行腰椎小关节囊切除治疗能很好的缓解疼痛。但手术治疗有诸如破坏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脊柱稳定性下降、小关节退变、感染、神经脊髓损伤等可能。通过特殊器械,传统开放式手术创伤逐步缩小,达到微创治疗。
(3)、近年来下腰痛的治疗方法除传统手术外,微创治疗如椎间盘内电热疗法、髓核成形术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是利用热能来修复纤维环。其特点是温度可控性和近距离加热、对周围正常组织伤害较小、费用低、患者损伤及痛苦小等优点。但要掌握好适应症及治疗靶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