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病史
患者女性,52岁,20余天前因医院手术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约12mmol/L,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糖尿病”收入我院,入院血压为/90mmHg。
二、术前检查
入院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临床初步诊断为:1.2型糖尿病并肾病2.高血压病。
腹部增强CT提示:“1.右侧肾上腺结合部腺瘤?增生?2.双肾囊肿,脂肪肝”。
CT上可见肿瘤呈类圆形,均质低密度影,动脉期无明显强化
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
腹部超声提示:1.右侧肾上腺区低回声占位2.双肾囊肿3.脂肪肝。
会诊后,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定行超声引导下“肾上腺占位射频消融术”方案治疗。
治疗目的:避免因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和严重低钾状态,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及肾功能受损等。
三、手术过程
(1)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取活检组织一条,病理提示:镜下见增生的肾上腺皮质,不除外皮质腺瘤,结合临床。
(2)术前超声造影:
术前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右侧肾上腺区低回声结节,动脉期呈低增强,范围约13.3mmx8.3mm
(3)术中:
患者全麻后在超声实时监测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入瘤体组织内,开启射频电源后,针尖发出的热量可使瘤体组织产生高温,最高可达℃。在这种高温下,瘤体组织可以快速凝固坏死。射频针经皮进入肝内,配合患者呼吸,肝内微调针的方向,避开肝内血管等重要结构,避免出血风险,针尖达到病灶底部时开始加热。
治疗过程中可见瘤体组织由低回声逐渐转变为强回声,当强回声完全覆盖瘤体后停止射频消融治疗。
瘤体被覆盖完全,退针过程中灼烧针道,防止针道出血
(4)术后造影:
术后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消融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范围约14.4mmx12.2mm,覆盖完全
四、术后评估
病情评估:
肾上腺腺瘤发病原因与肾上腺分泌失调有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出现高血压,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低钾血症。晚期病人会出现肢体麻木和肌肉无力、夜尿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时会出现心室颤动、急性心功能衰竭、肾衰竭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休克,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处理。
病例难点:
①此病例中,肿瘤小、位置深,精准达到病灶是消融成功的关键,所以要充分考虑到组织抵抗力造成的误差。此外,经肝脏进针,有较高的出血风险。②消融过程中可能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而造成高血压危象等。③肾上腺毗邻关系复杂,右侧肾上腺毗邻下腔静脉和肝脏,因此要避免热量产生的大量气体引起肺栓塞,如何把热量控制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这在完全消融肾上腺肿瘤的技术上增加了难度。
术后随访:
术后三天监测患者情况,血压降至/78mmHg,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血糖6.0mmol/L,数值趋于正常,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了本次治疗目的,可谓效果显著。
目前治疗肾上腺腺瘤的方法常见的仍是外科手术干预,虽症状会有明显改善,但创伤大,恢复时间较长,医疗费用也明显增加,且对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患者仍是束手无策。为此采用超声实时监测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无需组织切口,治疗后仅需卧床观察15-30min即可,无需长时间住院,大大减轻了患者治疗痛苦。
由此可见,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实时、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ZD超声介入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