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手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免疫操作注意事项总结 [复制链接]

1#

疫苗的基本概念

疫苗是一种特定抗原,用于机体对特定的疾病产生免疫来保护鸡只不受疾病的侵害!

抗原在机体内产生特异性的反应,产生抗体用于对付外来的抗原(外来的病*和细菌)。

机体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疫苗的分类及其特点

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传统疫苗

?①灭活苗

?②弱*苗

?③类*素

?④亚单位疫苗

新型疫苗

①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②基因工程活疫苗

③核酸疫苗

④合成肽疫苗

⑤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

死苗与活苗有何区别?

活苗

灭活苗

一次免疫即可成功

需要二次免疫或多次免疫

抗原用量少,接种后能增殖

抗原用量多,接种后不增殖

多种免疫途径

只能注射

可激发全身系统免疫以及局部黏膜免疫

主要激发体液免疫

免疫作用快,免疫期长,效果巩固

免疫作用慢,免疫期较短

一般不需佐剂

佐剂能增强免疫力

对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敏感

对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不敏感

有排出疫苗*的可能,存在污染的危险

不排*,无污染危险

可能存在其他传染因子

灭活过程中可将传染因子破坏

疫苗合用(联苗)较困难

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

运输、保存要求条件较高

运输、保存方便

通常制成冻干苗以利保存

均为湿苗

二、疫苗的储藏和运输

(一)疫苗储藏

1、储藏设备:根据不同疫苗的品种储藏要求,疫苗生产企业、疫苗使用单位等配置相应的疫苗储存设备,如冷库、冰箱、冰柜或者保温箱等。

2、储藏条件:①储藏温度。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应采用自动温度控制的冷库、冰柜、冰箱进行温度记录,温度计应该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每天上下午各记录一次温度,如果温度超出疫苗储藏要求时,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记录。

A、冻干活疫苗:分-15℃和2-8℃,前者加普通保护剂,后者加耐热保护剂。如果温度超出此范围,温度超出范围越大,影响越大。如鸡新城疫Ⅰ系弱*冻干苗在-15℃下保持,有效期为2年,0-4℃保存有效期为8个月,10-15℃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在25-30℃保存,有效期为10天,切记忽高忽低,病*会释放,影响效价。

B、灭活苗:分油佐剂、蜂胶佐剂、铝胶佐剂、一般在2-8℃保存,严防冻结,否则会出现破乳现象。

C、细胞结合型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在液氮中保存(-℃)。

(2)避光,防止受潮:光线照射,尤其是阳光直射,均会影响生物制品的质量,所有生物制品都应严防日光暴晒,贮藏于冷暗干燥处。潮湿环境易长霉菌,可能污染生物制品,且容易使瓶标签模糊和脱落。

(3)分类存放:按照疫苗的品种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

(4)建立疫苗管理台账:收货时,应检查疫苗运输设备,是否低温保存,并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商家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符合要求的进行接收入库。

(5)及时清理库内过期疫苗。对于库内有质量异常的疫苗和过有效期的疫苗及时上报,集中处理。

(二)疫苗运输

1、妥善包装:运输疫苗时,要妥善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2、严格执行疫苗的运输温度。

(1)冻干苗:应冷藏运输,如果量小放入保温瓶或者保温箱内,并加上适量的冰块进行运输,若果量大用冷藏运输车辆。

(2)灭活苗:宜在2-8℃运输,夏季放在保温箱内,加冰块,避光;冬季用保温防冻设备,防止冷冻。

(3)细胞结合型疫苗:鸡马立克疫苗必须在液氮中保存,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液氮。

3、疫苗运输注意事项

A、专人负责,疫苗生产企业、疫苗使用单位和批发商,应指定专人负责疫苗的发货、装箱、发运工作。发运前要检查冷藏运输设备的启动和运行情况。

B、严格按照疫苗储藏温度进行运输,并做好发货记录,包括疫苗名称、数量、批号、启运时间等详细信息。

C、运输过程中,避免日光暴晒。

D、应以最快的方式运输,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E、应采取防震减压措施,防止生物制品包装破损。

三、常用疫苗接种技术

1、疫苗的接种途径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1)接种应该以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为原则,接种途径不一定按照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门户,主要应根据各种不同感染的免疫机制加以考虑。

(2)考虑疫苗的种类和特点。

2、不同的疫苗接种方法不同

活苗死苗

滴鼻(IN)皮下注射

点眼(IO)肌肉注射

刺种(WW)翅根注射

皮下/肌肉注射(IM/SC)

喷雾(Spray)

饮水(DW)

蛋内(In-ovo)

滴鼻/点眼

(一)滴鼻/点眼

1、重要性及优点

(1)确保每只鸡都能够得到准确的疫苗量。

(2)达到快速免疫。

(3)适应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4)操作简便。

(5)针对性强。

(6)局部免疫上皮黏膜系统建立第一道免疫屏障。

2、缺点

(1)免疫持久性差

(2)个体差异大

(3)操作要求准确

(4)劳动强度大

3、接种方法

(1)以无菌稀释液溶解所需的疫苗量(一般份疫苗需要30ml稀释液)。

(2)通常在稀释液中加有着色剂,并附带有一个专用滴嘴。

(3)使用标准滴嘴将1滴溶解好的疫苗溶液,自1cm的高度滴入鸡的眼睛或者鼻孔内。

(4)免疫时滴嘴不得接触鸡的眼球,以免损伤鸡的眼睛。

(5)滴鼻免疫时,必须用指头封住一侧鼻孔,以确保疫苗能更好的从另一侧鼻孔吸入。

(6)检验口中的着色剂。

(7)在接种过程中始终保持滴嘴绝对垂直,以确保每滴疫苗的接种剂量保持恒定(注意疫苗瓶的角度)

(8)必须保证每只鸡都能够接种到准确的疫苗量。

(9)滴鼻、点眼时放鸡不能过快,防止甩鼻,要停留1-2秒钟,待疫苗吸收后方可放鸡。

滴鼻/点眼

滴鼻/点眼后鸡只的吸收检查

皮下/肌肉注射免疫

(二)皮下/肌肉注射

1、重要性及优点

(1)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

(2)达到快速免疫。

(3)适合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2、缺点

(1)应激大。

(2)操作要求准确。

(3)劳动强度大。

(4)缺呼吸道局部免疫。

(5)局部反应。

(6)产蛋鸡的影响。

3、注射器使用注意事项

(1)接种过程中应定时调校连续注射器,杜绝连续注射器滴漏现象/气泡出现。

(2)注射器具严格消*,剔除钝卷针头,一般用18G(国际单位)针头,针头长短视接种鸡群个体大小而异。一般以1.0~1.25cm为宜。

(3)针头注射一定数量(只)禽只后,一定要换用新的,如果有疫情发生,宜一只禽只用一个针头。(4)注射器的维修保养,定期更换易损配件。

(4)注射器、针头和注射管每次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消*(在水中煮沸20分钟)。

4、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接种前将疫苗温度上升至25-30℃,并充分摇匀。

(2)接种过程中应不时摇动疫苗。

(3)疫苗开启后应在4-6h内用完。

(4)疫苗分装不可打开瓶盖直接倾倒,防止污染(可用连续注射器抽注)。

5、皮下注射接种的具体操作

(1)多采用颈部皮下注射法,屠宰废弃率低,经济。

(2)本法主要用于接种灭活苗。

(3)接种时,用手轻轻提起鸡的颈部皮肤,将针头从颈下1/3处,针头向下与皮肤呈45°角,接种方向朝远离头部的方向刺入,使疫苗注入皮肤和肌肉之间,注意勿伤及肌肉、血管、神经和骨头。

免疫操作

错误

6、肌肉注射

(1)腿部肌肉注射

①抓住鸡脚,朝身体方向刺入外侧腿肌

②以大腿无血管处为佳。

③应小心避免刺伤腿部血管、神经和骨头

(2)胸肌注射

①在龙骨外侧胸部1/3处,以18G针头成30°-40°倾斜,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胸肌,以免刺穿胸腔。

②应避免伤的过深,伤及骨膜。

③进针太前,易刺入嗉囊。

④太靠后易伤及肝脏。

⑤刺得过浅打到皮下不吸收。

胸肌注射的正确部位

胸部肌肉免疫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区别

1、肌肉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肌肉注射疫苗吸收的快,但对肉品的品质多少有点影响,肉鸡上市前28天停止打油苗。

2、皮下血管相对较少,皮下注射疫苗吸收的慢,优点是屠体废弃率少?只处理颈部,较经济。

(三)翅肌注射

2月龄以上的鸡可以用翅根肌肉注射的方法,翅肌是指翅膀根部与胸部相连的一块丰满的肌肉。

即在翅膀靠近肩部无毛处的翼下内侧肌

注射方向应从头部向尾部方向水平进针,防止刺入胸腔。

(四)尾肌注射

1、由于肌肉加工的需要,或者由于多次接种的原因,限制使用颈部、胸部、腿部和翅膀注射的方法,可采用尾部肌肉注射。

2、将针头朝着头部的方向沿着尾骨的一侧刺入尾部

3、为防止疫苗渗漏,不能过快拨出针头

(五)、翼翅刺种

1、重要性及优点

(1)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

(2)达到快速免疫

(3)免疫效果好

(4)适应于任何年龄的鸡只

(5)操作简便

(6)针对性较强

2、缺点

(1)劳动强度大

(2)操作要求准确

3、翼翅刺种操作方法

(1)将接种针充分插入疫苗溶液中,待针槽充满药液后,将针轻靠小瓶内壁,除去附在针上的多余药液,在翅膀内侧三角形无血管分布的翼膜处刺种。

(2)轻轻展开鸡翅,将针插入鸡翅翼膜内侧(0.ml/只)。

(3)刺种针勿接触鸡羽毛。

(4)刺种时,应小心拨开鸡羽,注意勿伤及肌肉、关节、血管、神经和骨头。

(5)接种时应该接种一瓶疫苗换一次针头(-只)。

(6)勿用不合适的针接种疫苗,注意针槽勿向下。

(7)免疫后7-10天产生结节。

4、本疫苗适合于鸡痘、禽脑脊髓炎、病*性关节炎和禽霍乱疫苗可采用翼膜刺种法接种。

5、免疫后无结节的影响因素

(1)免疫接种不当。

(2)已感染野*/强*。

(六)、气雾免疫

1、较大鸡只的气雾免疫

(1)农用喷雾器械等:头份疫苗十毫升优质水,雾滴大,效果不佳。

(2)专用器械气雾法:a、使用时散发一种非常细的薄雾/浓雾。b、雾滴直径<40~20μm。c、采用此技术必须在鸡群处于最理想的健康状态时才可使用,缺乏操作经验的人员不要采用这种技术。d、进行气雾操作的人员必须戴上防护面罩。

(3)气雾免疫注意事项

①气雾免疫应在封闭的鸡舍内进行,有通风设备的鸡舍,要关闭通风设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免疫。开放式鸡舍应该用防风窗帘封闭再喷雾,否则是没用的。

②气雾时,鸡舍内光线应该暗些,有窗户的鸡舍宜在*昏进行气雾免疫

③免疫后,要彻底清洗接种器械的内外部,最好用热水。

④操作人员最好使用防护面罩,保护口鼻。

⑤MG疫苗气雾免疫前后一周均不可使用霉形体敏感抗生素(如:泰妙灵、泰乐、林可、红霉素及恩诺沙星等)。

英特威喷雾器使用说明喷雾器雾粒大小,在20-50微米之间;雾粒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气阀来控制;喷雾器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喷雾器的喷嘴来进行大、中、小的调节(流量范围在毫升—毫升/分钟之间);现场使用中等流速流量约毫升/分钟;喷雾器的喷雾范围在5-6米左右效果最好,距离喷嘴越远雾粒越小;使用交流电。

调节流量

调节雾粒大小喷雾效果

四、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1、稀释液的用量根据自己所用的针头或滴管试滴,确定每毫升多少滴,然后再计算实际稀释液的用量。

2、免疫前、中、后一天均不能对鸡舍消*。

3、疫苗应现配现用,避免时间长而失效,稀释液必须2小时内用完。

4、每次接种疫苗后对于疫苗空瓶、接种空瓶、接种用具、滴鼻、滴眼用具及接种的场所都要认真进行消

*后深埋。

5、鸡群不健康时,不能免疫。

6、严格按照各种疫苗的使用说明操作,不能随意加减用量。

7、注意无菌操作,即器械蒸煮消*、高压灭菌,消*和针头更换。

8、油乳剂疫苗要预温到达25-30℃方可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摇晃。冻干苗置于室温15-25℃平衡温度后方可使用。

五、如何降低疫苗副反应

一、免疫接种与疫苗反应

免疫接种是将生物制品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接种于畜禽体内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生物制品对畜禽来说属于外来刺激物,有刺激就会有反应。

疫苗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中所含病原体的重要而必需的反应。疫苗反应包括疫苗的正反应即正常的疫苗反应和疫苗副反应即过度的疫苗反应。

二、疫苗正反应

一般情况下,疫苗作为抗原接种于畜禽体之后,都会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反应。但不同种类的疫苗所引起的反应轻重不同。有些不出现临床症状,有些症状较明显。

正常情况下,新城疫IV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疫苗、鸭瘟弱*疫苗等接种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但有时可见食欲减退,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后可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用于正产蛋鸡可以引起暂时的产蛋量下降。但只要这些反应是家禽可以耐受而不致发病,又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均视为是疫苗的正常反应。

三、疫苗副反应

疫苗副反应即过度的疫苗反应,生产上经常发生。如肉雏鸡正常的呼吸道反应开始于接种后左右1~3,持续4~5天时间。

一般来说,过度的疫苗反应会导致体重减轻、饲料效率下降、死亡率、淘汰率增高、医药费增高。生产上应尽量减少疫苗副反应的发生。

四、影响疫苗反应的因素

(一)冻干活苗的免疫应激反应

1、活苗免疫后常见的应激反应

鸡群活疫苗免疫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甩头、流泪、打喷嚏、呼噜、咳嗽等症状。这种反应一般在免疫后第1~3天出现,再过5~6天反应较重,以后逐渐减轻;有时出现精神不振,采食减少,拉绿色粪便等现象。常常引起免疫反应的有传喉、法氏囊、新城疫、鸡痘等疫苗。有些活疫苗可以根据是否出现反应来确定免疫效果。

2、影响冻干苗免疫反应的因素

①鸡群的健康状况

鸡群只有在健康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如果饲料质量差、维生素缺乏、管理粗放、免疫前有呼吸道症状、大肠杆菌等疾病以及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都可降低鸡群的抵抗力。如果机体存在呼吸道症状,免疫后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还会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如呼吸道症状加重,反应时间增长,死淘率增加)等,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其它疾病的防治工作,确保鸡群在免疫前健康可减轻疫苗的应激反应。

疫苗的滚动应激是与常规相比持续时间或强度增加的反应。如果被免疫的鸡状态很差(如脱水、脐部愈合不良,或接触大量的曲霉菌孢子等),接种呼吸道疫苗可以激发滚动应激。

②抗体水平

当抗体水平较低或不整齐时,鸡群的免疫反应就表现的较为严重,可发生较长时间的应激反应。而抗体水平较高、整齐一致时,对免疫反应有抵抗力,免疫应激较小。但是抗体过高,疫苗能中和抗体,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率。所以免疫前应进行抗体检测,以确定最佳免疫日龄。

③卫生条件

在孵化后最初几小时吸入的细菌或霉菌,或卵*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能使免疫复杂化,并引起气囊炎。这些鸡将对呼吸道疫苗反应几天,甚至有时持续整个发育阶段。死亡率将比平时显著升高。

鸡舍消*不彻底,空舍时间达不到标准要求,病原微生物会大量孳生,可在机体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上生长繁殖,潜伏感染,一旦受到应激后,特别是免疫冻干苗后,鸡群就发生严重的疫苗反应,引起呼吸道炎症、拉稀、产蛋下降、死淘增加等疾病。

鸡舍温度过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湿度过低均会加剧疫苗免疫反应。鸡舍中灰尘和氨气的积累,导致呼吸道疫苗反应更加严重,而且在两次免疫之间不会完全消失。呼吸道疫苗反应通常以流泪、呼吸道罗音和头部颤抖为特征。 

④免疫途径

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径不同,应激反应的大小也不同。如新城疫Ⅳ系气雾免疫时,应激强烈,容易诱发支原体等疾病;采用点眼、滴鼻应激相对较小;饮水免疫时,应激反应很轻。新城疫I系注射免疫效果较好,应激反应较小,而采取饮水免疫时,应激反应强烈,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的发生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点眼时,常出现流泪、肿眼、咳嗽等反应,而采取涂肛的方式,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应根据不同的疫苗、*力的强弱,尽可能选择免疫效果好,应激反应小的免疫途径。

⑤非SPF来源的活*疫苗及其生产工艺

由于目前市场上部分的活*疫苗来源于普通鸡胚,鸡群接种此种疫苗后,常常发生慢呼、沙门氏菌病、免疫抑制病等疾病。使用SPF来源的疫苗可减小疫苗反应的程度。去除活疫苗中的杂蛋白能够降低免疫副反应。

⑥疫苗的*力、免疫剂量和免疫保护剂

疫苗的*力过强或残留*力,也是造成疫苗反应的重要原因。传支H适合雏鸡的首免;H52适合1月龄以上的鸡群,但如果雏鸡免疫后,则疫苗反应比较强烈。残留*力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后往往会出现流泪、肿眼、咳嗽等反应。

此外疫苗接种量过大,可造成强烈应激与免疫抑制,严重者能引起近似发病的严重反应。所以疫苗选择要根据鸡的日龄和接种方法来确定,并严格控制免疫剂量。

免疫保护剂能够中和饮水中氯离子,调整PH值,彻底清除对疫苗病*有害的其他因子;增强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免疫副反应。

3、疫苗免疫反应引发呼吸道病怎么办?

给健康鸡群做免疫,为的是产生有效抗体,鸡群免疫产生抗体的过程,就是轻微感染疾病的过程,做免疫后1~3天出现呼吸道症状是正常现象,但是经2~3天天后应消失,如果反应越来越严重,应该视为疾病状态。

当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或是出现新城疫症状同时伴发轻微流感时,养殖户不要盲目的做免疫,尤其是二免新城疫或三免新城疫时,如果免疫,鸡群的呼吸道现象不但不减轻,反而会加重,并且还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损失很严重。因低致病性流感主要破坏免疫器官,同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果再免疫新城疫疫苗,就相当于给体内接种上了新城疫病*,呼吸道症状只能越来越严重。

同样,如果鸡群健康状况不良或正处于发病状态,这样就削弱了其清除疫苗反应的能力。当免疫时鸡正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疫苗反应比正常更严重。由于免疫系统遭受损伤,它们没有能力从呼吸道中消除疫苗病*。

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要做免疫前的净化、排除体内的*素、保护黏膜、提升机体的免疫、激活免疫器官,可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并且同时选择SPF的疫苗,疫苗内加入白介素,可以缩短免疫空白期,提升抗体的滴度。为降低疫苗反应,可在免疫前、中、后这3天,在饮水中加入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预防支原体的发生。

如果鸡已经发生了疫苗反应,在疫苗反应的高峰再接种另一种呼吸道病*疫苗,可加重疫苗反应。然而,在疾病威胁严重时还必须这样做。 

(二)灭活苗的免疫反应

1、注射部位出现游离的肿块
  

寒冷季节出现的几率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注射油苗前不进行预温,注射后容易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时间长了局部坏死,出现炎症,疫苗被包起来形成游离的肿块。这种情况疫苗吸收不良,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所以寒冷季节注射油苗前要预温和摇匀,需达到20~30℃左右。

2、肿头、肿脸
  

注射油苗时注射部位太靠近头部或针头方向朝着头部时,常引起头部和脸部肿胀,严重者如猫头鹰状。切开肿胀部位有干酪样物和肉芽肿。鸡群精神较好,采食、饮水轻度下降,无死亡。—般5~7天可恢复,严重的持续2周后才能恢复。

3、硬脖
  

注射油苗时将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可造成颈部肿胀、变粗。病鸡表现采食下降,闭眼缩颈,排*绿色稀粪,逐渐消瘦,死亡。由于颈部肌肉较少,神经和血管比较丰富,油苗注射到颈部肌肉中,易造成神经和血管坏死,就会引起硬脖。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

4、瘫痪
  

腿肌注射容易出现瘫痪,腿肌注射后容易损伤坐骨神经;另外消*不严可引起注射部位感染,部分鸡出现瘫痪。

5、注射部位肿胀、糜烂
  

注射部位表现为肿胀、发炎、坏死,切开可见有肉芽肿、干酪物。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采食下降,易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发病原因主要有:鸡群体质差,注射后感染细菌。一般发病率较低。

6、急性死亡
  

胸部肌肉注射时针头过长或注射过深,刺破肝脏导致肝脏大出血,或在腿的内侧注射时刺破了大动脉血管。
  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度角,在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以免刺入胸腔而损伤内脏器官。

7、产蛋鸡免疫后引起产蛋下降
  

免疫油苗所造成的产蛋下降多数与鸡群体质差、抓鸡动作过于粗暴、注射疫苗所选择的时间不当等因素有关。由于高产鸡群的产蛋多集中在上午进行,在上午所产鸡蛋数占全天所产鸡蛋的80%以上;而下午鸡舍光线较暗,不易造成鸡群炸群,因此,选择在下午特别是4:00以后注射油苗是非常必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